父亲的《废都》 另:广告之后,马上回来
(2010-03-11 09:16:54)
标签:
父亲《废都》青春期杂谈 |
分类: 绝对隐私 |
这样一个以为长大成熟的我,在看了《废都》后,还是被震惊了,那本书是从父亲的旧书中发现的。书中的内容,让我既愤恨、又恼怒。《废都》的出版,在当时的社会,曾激起强烈的反响与批评。在我眼里,《废都》是一部黄色书籍,父亲怎么会看这样的书呢?这与我平时眼里的父亲是那样大相径庭。
从小,父母给我的教育是传统保守的。我怎么能容忍家里存放这种禁书呢?这不行,我曾想把它付之一炬。后来想,这样不妥当,最后,我决定撕掉那些带□□符号的内页,作为对父亲的批判与对抗。再然后,我不理他。
很长一段时间,对于父亲,我都保持横眉冷对的状态。我不去提书的事,不知他是不是知道内页被我清理过,但我能感觉到他的讨好,比如他每次外出回来,会买些新书给我,有绘画方面的、音乐方面的、也有文学方面的。我对他有意见,对书却没仇。当他把书放到我面前的时候,我总是假装对那些书不屑一顾,却在他刚刚转身的那一刻,立即把书捧到手中。收获了新书的我,似乎渐渐忘了《废都》。之后,也的确再没见到过类似书籍。
《废都》这部当年很受争议的书,1993年首印,由于过多的所谓庸俗化性描写,很快被禁。时隔十几年,去年被解禁。从不被接受,到被承认,人们的观念是不断嬗变的,这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三毛曾说过,三毛的作品是写给一般人看的,贾平凹的著作,是写给三毛这种真正以一生的时光来阅读的人看的。她说的没错,对于少不更事的我,不会读懂贾平凹。而父亲作为成年人,无论从哪方面讲,他都没错。那场风波,只是父亲一时疏忽所致。他其实是很怕我看到那本书的,他认为从来不看古籍的我,不会从陈旧的书架最底层翻出那本书。
如今,我的孩子已经10岁了,即将进入青春期。我在想,如果我有这样一本《废都》,我会放在哪呢?虽说《废都》不再是当年的洪水猛兽了,十几岁的孩子也比我当年要成熟,但在当下,远的不说,就说眼前,关于青春期读什么书的问题,依然是我不能忽视的家庭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