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式买房”跟“过马路”没可比性

(2013-06-05 23:25:41)

 

在对“中国式过马路”口诛笔伐之后,媒体又推出“中国式买房”的概念,希望找出这两个行为的相同心理动机,从而让国人看到自己的“劣根性”,早日改良行为规范。近日,房地产网站制作的、加载着该网站形象广告的、名为《三分钟读懂中国式买房》的视频网络爆红,被其他媒体转载、评论后而受到广泛关注。

笔者完全认可该网站的调查——视频《三分钟读懂中国式买房》中反映,一些白领花300万买房还按揭却只能每天吃10元的快餐,但确认为“中国式买房”跟“中国式过马路”有着本质区别。

“中国式过马路”,反映出国人在社会行为规范方面的从众心理,“法不责众”的古训在人们头脑中顽固地起着作用。明知道是违法,但只要有人带头就“义无反顾”,这有损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秩序,也贬低着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

而“中国式买房”,却不能完全从“陋习”这个角度来理解。

中国式买房,是国人几千年来的消费观念,已经被我们这一黑发黄肤的民族所认可,先祖曾经这样造福子孙,我辈凭遗传基因将此发扬光大。像一些美国人,自己死了的时候,是不是还清银行欠款不好说,更不要提给儿子、孙子留点什么。而在中国的城市,一个的哥都会给孩子买房;在农村,一个从来都没吃过海参鲍鱼的庄稼汉,也要给孩子留下宅基地。

我们就是在这种“民俗”中繁衍生息着,尽管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普通百姓还是靠勤俭持家,维持着家族和种族的安全发展。

很多媒体在评论“中国式买房”的时候,都在暗示着由此推高了房价,认为买房人热情高涨,才导致开发商抬价,房价一发不可收拾。

这可真是认错了对象!面粉不够用,卖面包的因为买面包的排队而涨价,或者说面粉价格和面包价格都在涨,难道说等着吃面包的人有错?

另外,“中国式买房”从经济学上来说,是拉动内需的巨大动力,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很多美国人破产,他们把房子丢给银行“爱咋地咋地”,而华裔却坚持着供房,直至挺过低谷期,最终变成房屋真正的主人。

在此时期的中国,由于正在处于房地产发展的高速期,面对着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强劲的内需让整个国民经济“毫发未损”。

今天的调控,不是打压“中国式买房”,而是抓住那个“领头过马路”的。一个房企敢于在这个“亮红灯”的时候第一个越线,或者几个购房人还继续投机购房,混乱和危险是他们造成的,必须制止并昭之天下。

蒋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