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救市”,市民有多少喝彩?
(2008-11-06 20:38:12)
标签:
杂谈 |
政府“救市”,市民有多少喝彩?
2008年底,突然提高使用率的词,非“救市”莫属。10月22日,国务院下发了五大类十四项房地产“救市”政策,其中包括相关住房税费方面的减免,个人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金融支持等,并提出地方政府可以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
对于救市行为,北京市民到底有什么反应呢?
应该说,每一个市民都是房价的“利害关系人”,但是由于“已购房”、“待购房”的身份不同,对房价的期待也根本不同。有的人在购房前大喊“房价太高了”,买了房子马上就埋怨房价掉了,这就让我们想起来姜昆20年前说的一个挤公交车的相声:上车前高喊“别关门”,身子刚上去生怕后面的继续上就马上喊“怎么还不关门”,这就是著名的“踏上脚蹬板,立刻变心眼”的心理。
等房结婚型:“有限度观望”
这一批人是观望的主力军,也是开发商最应该争取的对象,因为他们随时都可能走出观望成为售楼处的签约者,现在的市场,又怕这类人继续观望,而他们又是最不稳定的观望着,随时可能出手。
小王目前正与女友商谈婚事,“女友要求我必须先买套房,否则女方父母不同意我们结婚,只要先把房子买了,那怕是期房都可以,女朋友答应可以先租房结婚。”小王工作近10年,手里有相当可观的一笔积蓄,买房付首付款没有问题。“如果今年楼市还象去年那样火,房子一推出就卖了,我肯定就随大溜买房了,但是今年转了几个售楼处,都是冷冷清清,于是就打算等等在看。”对于小王来说,现在买房怕吃亏,但是为了兑现对女友的承诺,还必须在短期内要买房,只要房价下降到自己满意的范围之内,就准备出手购买了。现在俩人看中了东五环外一楼盘,“现在房价在1万元左右,只要下降到8000,我就不等了。”
升级换代型:“宁愿长一智,也不吃一堑”
张先生,某机关副处长,住单位房改房,因为孩子大了,加上农村父母年纪大了,准备接到城里来养老。但是现在的小两居完全不能满足三代同堂的居住需求。张处准备在08年购买一套三居房,以实现自己的升级换代要求。“年初的时候我们看中了一个项目,订金都交了,后来因为有人说房价要小调,现在买房要吃亏,我们赶紧找关系把房子给退了”。在他看来,当时退房的举动正确无比,如果按照当时的价格买,现在至少亏损20万。面对奥运会后的楼市打折促销,张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开发商打折促销是很明智的一步棋,说明楼市开始回归理性了,如果房价下降到合理利润水平,需求就会恢复,至少像我这样的就会购买。”现在张处不仅没有放弃购买念头,反而天天恶补房地产知识,还利用自己丰富的人脉关系到处托人询问是否能买到特价房、内部优惠房。“政府救市出台的政策,不能造成自己购房的冲动,相反开发商迫于资金压力,肯定要推出特价房,要抓住时机,但不要用教训来长知识。”
投资客型:别人过年,我也“过年”
张新,曾经数套房子的产权人,倒腾房子的收入高于工作收入,简称“房虫”。在楼市陷入低谷后,他抛掉了自己手中一半的房产,剩下的一半自己持有,在大部分投资客彻底消声灭迹时,张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别人悲观时你乐观,别人乐观时你悲观,别人退出时你选择进入,别人都进入时你考虑退出。”在问到什么时候是该投资买房的时候,张新选择的时间是在09年春节前后。“到那个时候,开发商肯定熬不住了,正是他们愿意大出血的时候,就是房价下降到头的时候,我现在筹措资金,那个时候抄底肯定是好时候”。问到为什么不再等等投资呢?张新的回答很坚决:“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房价肯定重新反弹,因为现在开发商都没有钱开发新项目了,明年项目一少,市场供应减少,加上救市新政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房价重新上涨非常有可能。”
懒人:躺在政策下晒太阳
有些人认为政府救市不明智,应该让房价狠狠地跌,因为现在还有很多人买不起房。易宪容博士曾经举了个例子说明北京房价高得出奇:“我的一位朋友,经济学教授,面对着高房价无奈地说凭工资根本买不起,一个大学经济学教授都买不起自己的房子,可见房价是不是合理?”笔者马上就说了,教授买不起房不奇怪,也许一个北京的待业青年比他有钱。
有数据显示,常住的北京市民超过80%有自己的住房,笔者又开玩笑地说,另外20%无房的年轻人,等着继承房产呢。上面说的那种“待业青年”,80岁的爷爷是经济学教授,82岁的姥爷是驻京部队离休干部,父母都是高知白领,而他本人是超过1000平方米房子的唯一法定继承人,你说他是希望房价高还是低?
中国人的财富积累,有自己的惯例,每一代都是经历了足够的辛苦,最后把财富留给后人。80岁的教授,在50年代的时候也许就住在筒子楼,80年代房改买了自己平生第一套两居室,后来卖旧房换新房住到了大三居;82岁的老军人,在军营住了一辈子宿舍,到60岁的时候办理离休手续,才住到干休所按国家标准享受4室一厅的待遇。如果房价跌破底线,对他们也不公平不是?
令人担忧的是,“富不过三代”,前辈的努力造就了一代懒人,上文说的待业青年,等着几套房子的遗产增值,房价高的时候他跟着喊“买不起啊”,房价跌了的时候,他又喊“完了,我们家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