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以来的宏观调控,体现了中央对抑制房价的决心,上海楼市已经显现出了回落势头,就像大浪淘沙,许多盲目的投资者被荡涤在市场之外,虚高的楼价已经基本回归了理智。
但北京楼市在一段时间得徘徊之后,房价并没有大幅度下跌,据北京晨报分析北京房地产交易网站07年4月的报告表明,比上一个季度成交量还有20%的回升。
大家都懂得,市场决定价格。没有足够的购买力,任凭开发商如何制定销售策略,房价也不能一相情愿。
不能忽视的,从全国各地涌来的“投资移民”,给北京房地产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北京师范大学董藩教授,在新浪网转发了一篇文章,看得出来他在“笑话”北京房价的不规律性,文章说,专家们惊呼的“房价收入比”,在北京已经严重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但是高房价还是有自己的理由,投资移民已经成为了购房生力军。
欧洲房地产研究联合会主席、乌普萨拉大学房地产和城市研究所所长本特·特纳教授在回答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说,世界银行的结论是,在低收入的国家,房价收入比普遍偏高,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破裂危险。在中国低收入者中,重点关注移民,尤其是年轻的移民,这一人群正面临比较严重的住房问题。
特纳认为,年轻移民为了解决长期稳定的城市生活,正在努力加入购房大军。
海小姐中文系毕业在北京的一家报社打工,经过一年的租房生活,与男友两个人决定不再寄人篱下,再辛苦也要卖房子。05年初,他们在朝阳区双桥买了一套96平方米商品房,总价30万,每个月两个人负担共1500元的按揭。同事范小姐,是同一天进的报社,不想过早地背上“房奴”的负担。时隔短短两年,范小姐事业有了很大进步,希望有自己的爱巢之时,发现自己同事的“待遇”已经没有了,海小姐那个小区的二手房已经涨到了60万,并且买不到了,在自己收入翻番的同时,同一地点的房价增幅也超过了100%。
除了住上房子的海小姐和重新投入“房奴”行列的范小姐,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投资客,曾经被消费者指指点点的温州炒房团、一掷千金的山西煤老板,都已经人尽皆知,最近媒体又报道了春季房展会唐山购房团还来凑热闹,成交了多少多少,不知道将来广东、福建的来不来。
投资移民在各个楼盘的销售记录中虽然占比例不同,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强大的“势力”:位于北京通州的世纪星城,是06年、07年区域的明星楼盘,据总裁助理程天庭介绍,持本地身份证的,占购房人群的20%上下,其余大部分是在北京长期工作的外地人,还有一少部分意在投资的外地客户;西南三环的万年花城,“纯北京人”占40%;曾经创造奇迹的明天第一城,几天内就完成每一期销售,其数据更加准确,总经理陈云峰称72%的购房者持外地身份证。在我们调查的楼盘中,中体奥园北京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60%以上。
其实北京有史以来就是移民城市,历朝历代都是有功的、有能力的才可能安家落户。
有人担心,奥运会之后北京的房价会跌,因为围绕着奥运的工作岗位会随着火炬熄灭而减少,会有大批的人失业,整个社会的购买力就随之下降。
许多专家有不同看法,奥运之后就业岗位减少可能出现,但是其他城市受奥运影响不大,虽然没有场馆施工,民工的活计减少了,这并不影响外阜资金的涌入,北京人不敢花钱了,恰好给新移民带来创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