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文经典阅读 |
“人文”及“人文学科”的概念和特征
我们再回到“人文”及“人文学科”的概念,不妨从字面上、通过拆词为字来解释。按其古典和原始的意义,“人文学科”的概念,首先是“人文”的 “人”是指人的理念、人的价值、人的理想,而不仅是一般的人,不仅是往低处看,区别于动物的人,而且是要往高处看,要使人尽可能地超越自己、达到人的尽量完美的理想、展现人的尽量完美的形象的“人”,亦即它追求人的优美和卓越。是大写的人。是个体的人、是少数人、出众的人、即一方面与神区别,一方面与芸芸众生区别,与社会区别。
其次是“文”,如果说前面那种“人”是目的,“文”也就可以说是手段,即要通过“文”、通过社会的教育和训练、通过个人的学习和研究来达到和较近人的理想。“人”、或者说大写的人、理想的人是核心价值和理念,而 “文”则是内容、方法。“文”常以语言、文学、玄思和追念为基本手段,但在古代又确实要加以宽泛的理解。“人文”的人格形象决不止是“文人”(虽然在中国后期有这样一种倾向)。在“文”中又宜保持一种野性、或者说一种生命力、中国的古代后期的“人文”有时稍嫌文弱。
当然,这种划分也可以说主要是帮助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人文”两字又是不可分的,理想的人必须通过“文”的磨砺,而“文”本身也以人为中心,“文”本身也有一种自在的意义。
“人文”加上“学科”则有知识领域划分的意味(我不愿称“人文科学”),有将其作为一种教育纲要的意味。今天我们使用的“文科”“文史”则更具体到学校的课程专业划分,也包括了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一词在目前的用法也时而包括“人文学科”。但当我们一般谈到“人文学科”的时候,应当是区别于“社会科学”,更区别于“自然科学”,我们可以把这三者视作一种学科分类上的“三足鼎立”。
“人文学科”的主干就可以现成地用我们常说的“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来指称,或者再加上艺术。较广义的“人文学科”则还可以包括诸如现代语言和古典语言、语言学、考古学、乃至含有人道主义内容并运用人道主义的方法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说句开玩笑的话,今天辨别大学文科中“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一个便捷的办法是:文科中凡是不那么实用、因而也不那么赚钱、趋于冷门的学科大致就是“人文学科”了,而比较实用、赚钱和热门的学科、例如经济学、法学,则大致属于“社会科学”。
4、综合性、贯通性:人文学科相对来说眼界广阔,适用广泛,它们不是太重视具体专业的界限(或者说本身是领域宽广的专业),它着眼于培养通才,或者说使任何专业的人才都有一广博的眼光和胸襟,有专业以外的知识和对文学、艺术、道德的较高鉴别力。
它尤其与语言文学有关,重视通才、通识、“君子不器”;或不为小器而正欲成大器,具有某种业余性,不仅中国
7、非实用性:对外在物质条件和利益的某种独立性和距离,人文学科一般不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那样依赖实验条件,物质条件,当然,另一方面,由于它并非直接实用的学科,它一般也不能给其学习者或从业者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但将带来一种心灵的丰富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