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一朵温暖的雨云(续)

(2012-06-12 12:06:12)
标签:

转载

分类: 温暖的味道(书缘分)
燕影的评论让我感动,她读得那么仔细,灵魂里那些痛那些遗憾那些温暖那些珍惜,她都看到了。她的笑感染我,她的祝福鼓励我,我没有理由不美好下去,因为我们都爱这个世界,爱这世界里的人!

                            一朵温暖的雨云(续)

 

                                         ----雨云《温暖的味道》读感

 

    在《一朵温暖的雨云》里,我说了,书还在拜中,美好在继续……

    所以,这个周末,迫不及待把《温暖的味道》全部读完,在雨云的文字里再一次体味淡淡感伤的亲情温暖。 

    第二辑是《那年那味》,有雨云怀念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父亲没有休息日,星期天不是砍柴就是钓鱼,而印象中,从不记得“父亲吃过他钓的鱼”,甚至连鱼汤都没有好好分享过,淡淡几笔已经刻画出一个话语不多,却默默为子女付出所有爱的父亲形象,那么让人敬畏。从书里知道雨云的父亲早逝,在《上色的照片》这辑有专门的篇幅写到,《和父亲一起砍柴》及《父亲最后的日子》看得我潸然泪下,而我也由此而更加敬佩撑起这个有五个幼小孩子的家的伟大母亲。这确实是一本献给母亲的书,大段篇幅写着一个坚忍、善良、充满爱心的母亲,生活艰辛,但母亲却尽最大的能力倾出了所有给孩子,家的味道其实就是母亲做粉蒸肉的味道,母亲腌制腊鱼、腊肉时哄托出的腊月年气息的味道,母亲做的炒花生、冻米糖的味道,母亲包的飘着青青苇叶香的棕子的味道,甚至是母亲巧手慢慢揉出的又脆又香的可与零食媲美的冬日罗卜干的味道,这也是雨云书名说的“温暖的味道”。虽然艰辛,但艰辛中雨云姐妹五人却充分享受着母亲的爱和温暖,我想这一点是成年后雨云姐妹都能由衷地怀着美好之心去看待人生的至关重点,是母亲的美好让她们相信了美好。印象很深的一篇《雪天里那一把缸米饭》,很难想像,下雪天的路上,三年级的孩子要走三四里地上学,天冷地冻抱着冰冷的一把缸米饭,最后手冻得僵硬已经伸不直了,边走边哭却还是不舍得把“把缸”扔掉,因为“口粮那么少,都不够吃”,怎么也不舍得扔掉哪怕一粒的粮食,这平白的诉语,超出年龄的体谅,让人读后颇感心酸,三年级的时候,我记得放学后的我,每天都和同学在学校操场趴在地下弹珠珠,玩到天黑了才回家,从没有操心过家里的生活。我没有经历过这种艰辛,但我能感受早当家的孩子对母亲的体谅之心。

    《上色的照片》这一辑我也很喜欢,雨云有着很浓的亲情味,她说了:“我可以什么都不信,但我不能不相信亲情,血管里流淌的亲情”,除了亲情,她当然也珍惜友情,她满怀深情回忆了小学同学,也回忆了初中同学,更回忆了小学时《那些可敬的老师》,有数学的课任老师,有班主任、音乐老师,有美术老师和演绎悲情的语文老师,每个人物在她的笔下都那么美好。我真的很佩服雨云的记忆,不,应该是佩服她的用心和感恩,她爱这个世界的美好之心。是的,每个恋旧的人其实都有一颗美好的心,雨云恋人也恋物,遥远岁月的脚踏风琴让如今陷在都市的她傻傻地想,“寻一所乡村学校,觅一架脚踏风琴,终老”。《旧木箱》、《棉花被》、《夏日的午后》和《露天电影》都把我拉回到远去的岁月中,而她继续怀旧的小时候的各种游戏,更是让人羡慕,让人在她的文字里不得不再重返童心又奢侈地游乐了一回。

    最后一辑是《文字的缘份》,写了她敬仰的文学老师,写了有共同文字缘的朋友,写了她喜爱的书,她的文字是那么诚恳而不张扬,却融着深深的情义和感恩,雨云的朴实和重情是我最喜欢的,她把所有美好的情感都寄托在文字里了,我还记得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让文字温暖我们的灵魂吧”。

    在此,我也由衷的说出我的感叹:有文字情结是多么幸福的事!谢谢雨云,谢谢雨云温暖的文字让我这样持续着美好。也希望雨云能这样一直美好下去,我期待着她的第二本书,第三本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