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如云的老教授------读雨云新书录
(2012-06-09 23:10:44)
标签:
雨云《温暖的味道》肖和君书评装桢一分明月一分书便好文化 |
分类: 温暖的味道(书缘分) |
博按:今天是个惊喜的日子,晚上和茶友聚,见到《温暖的味道》P31提到的茶艺大师李波韵,是事隔4年再见面;回到家,又看到肖和君的留言:“周末,趁宝宝睡觉猫书房读你的书,中途兴起急就一篇。祝好。”此前肖和君已写一篇:《行间的冻米糖之味---读【温暖的味道】问雨云》,此两篇角度不同,心愿相同,让我甚是感动。谢谢肖和君!
青丝如云的老教授------读雨云新书录
肖和君
雨云在Q上来信说新书出版发行的时候我正忙于纸尿片与奶粉之间,没经验没提前学习忙得腰酸背痛顿时起廉颇老矣之惑。看到信息时我刚刚上班心情尚未平复下来,去年雨云将她为准备新书的文稿逾90多篇文章80多张照片。发了一份给我我迫不及待的欣赏,虽然有些早在相交之际读过,但雨云整理得极为用心,随文附带照片看得出细腻如水的才思。写文章最怕无的放矢也最怕矫揉造作。雨云这两个坏毛病都没有,有的只是朴实有的只是闲散。我喜欢闲散这个词,平时生活也好画画也好,总是以这个词为准则。当见到带二字意境的文章时,欣喜之情非笔墨所能形容。记得曾今聊天时说起汪曾祺,原来我才知道一度她把我当老头子对待。其实我也一度以为网络后面真实世界里的雨云是一个将两鬓银丝轻挽,一袭泛出几分雅致的旗袍言语间习习温和的老教授。
那一次她和我聊出书的事情,顺便要我如果出版时为其做装帧设计。她对于文字极为讲究也极为用心,虽然写的是生活中平常的二三事,记录的也是一日复一日的敏锐的触觉之情,但闲闲两三笔读下去,能成文字背后窥见一个女子的精致的生活态度与文字观感。我历来不知天高地厚,自己也喜欢书籍装帧设计,头脑一热立即答应了下来,当时的心思是觉得自己的一本书没能自己控制到装帧和书名。朋友的我理应将其雅致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那才不枉了这些年的笔墨交心之旅。虽然其后没能成事,却也是我觉得很快活的一回事。书籍装帧历来见仁见智。到今日把摩雨云邮寄来的新书时,我仍忍不住想如果当初是我来设计应该更好。理想中远比现实要美好这是人之常情。我偷偷几番念想雨云想必也会理解。
温暖的味道,我记得当时的书名应是一分明月一分书。书名录自金性尧《饮河录·后记》:颓龄犹苦索枯鱼,笑我无聊百不如。何事世间情最切,一分明月一分书。扬之水先生曾言金先生的文章平和通达。见解新奇,固亦文章之妙,但总以偶然得之为好;平和通达却是文章的气象,要须磨砺功夫,乃成境界,其实是很难的。雨云的文字我觉得也很是有几分通达的妙趣,却自成境界。新改的书名应该是取【夜色中温暖的味道】中的五字。虽然欠缺一分明月一分书的雅致,却多了几分烟火人间的况味,而夜色中温暖的味道我之所以如此记忆分明,却是因为文中写了粉蒸肉。而收到雨云新书的时候,母亲从老家带来的粉蒸肉恰好满足了我无比渴望的口舌之欲。
当然我曾经尝试由文字想象这位两鬓斑白的老教授的生活情态,视乎极爱喝茶。也喜欢云游,当然重要的喜欢沈从文喜欢汪曾祺。喜欢那也罢了。更可恨的是文字里竟然也写那么多美食来勾引我的胃口。记得当年从博客最新一篇翻到最后一篇,见不到半张照相。发给我的散文电子版,照相也是远远的一身褐黑色长裙安静坐在茶室,腰间系一条红带格外醒目。看不清五官却仍让我感觉十分意外。一头黑发分明有几分翩翩女郎风姿。哪里是老教授?却是一气韵高逸的年轻女子,大凡年轻二字,所牵涉的文字莫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或者自话自说如梦话。而这女子文字竟如此沉静,沉于烟火人间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彰显出一丝丝世俗乐趣却又静如高山止水般不染半点微尘。文字的缘分带出十足的精致与癖性,一碗饭的满足则延伸出数分烟云流韵的生活姿态,上色的照片荧然有几分古玉的温润气度。而那年那味细细读下去一度以为师从汪曾祺汪老爷子的散淡与情致。文字或许多变,内里却是一样的质地。
蔡登山先生在《“人”与“文”的纠葛》中说:“我们常听人说起“文如其人”或“人如其文”一类的话,但在实际上这“文”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不论过去、现在或未来,不论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文”,只能无限地走近;因此要透过“文”去了解“人”,其实是有其难度的。至于“人”之相知,难也。尽管有作者的自白、亲友的旁述、评论家的月旦,似乎也只能得到一个侧影。何况其漫长的一生,还有其波澜起伏、曲折变幻的不同面影。”我曾今因为雨云的文字和新浪博客管理的身份想象其为银丝满鬓的老教授,因为于我内心,只有退休了的老教授方能有此闲情逸致写这么多闲心处处的文字和这么多时间来管理新浪博客。想象其泡茶喝茶的雅致情趣,今日方才知晓蔡先生所言,只能无限走近要透过文而解人还是有难度的。但我仍旧相信我读文字所想象到的雨云,知性,感性,优雅,安静,温和却是真实的雨云的代言词。即便我所想象的只是一个侧影,我想想象中的侧影模不准可能就是雨云现实中最真实的正面呢?
我读书历来求快乐而不求所得,求闲心而不求启迪。雨云邮寄来这本新书,扉页上写着【寻常日子随便看看】。八字深得我心。而收录雨云多年散文的这本结集,不论是一碗饭的满足还是那年那味,写的既是寻常日子的二三事,读也确实应该抱一颗闲散之心,方能读出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与文字后精致的生活态度,旧时的记忆与身边的缘分同样值得记录与珍惜。我珍惜与雨云凭文字相识的过程,更珍惜这本书带给我的诸多快乐与念想。近日因书雨云露面的几率越来越大,一弯秀发随意的披散右肩披出来让人心动的灵气与典雅。这是一个与咖啡绝缘的女子,我看着书读着文字偷望着照片心想:唯有与咖啡绝缘,方可有这般万千情致的文字。这文字品性属茶,生于山腰片垄带三月泥土芬芳,春风落落大方的扫过后,风姿若蝶顿时绽放于茶树枝头,无需太多人赞赏,只等癖性相近之士亲近。
如此,便好便妥帖便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