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来厦

(2007-01-18 13:56:28)
标签:

随笔

生活

分类: 消冰煮茗香(品百味)

母亲来厦
  母亲来过厦门两次。都是在冬天来的。她说,厦门冬天不冷,别的时候来不划算。母亲什么都讲个比较,讲求个最合理最实惠。再问母亲什么时候来,母亲说,那还不要等孩子五六岁了呀。我惊异,五六岁,那么久呀。母亲说,当然呀,不然两个人上班,谁管孩子。母亲说的孩子就是去年感恩节出生的弟弟的孩子。一个不到两个月的小家伙。

  母亲第一次来厦门是九九年春节。那是我们来厦门的第二个春节。我们刚刚从单位的宿舍搬进中山公园附近的一幢筒子楼里。房间不大,只有四十几平米。一间卧室,一间客厅,一间厨房。狭小的阳台隔了间淋浴房。卫生间在走廊,公用的。母亲一见,看看,哪有原来好呀。三房的不住,隔山隔水的跑这么远住一房的。母亲不知道,就这一房的还是单位照顾的,不然哪有这么快有房子住呀。说归说,母亲还是安心地住下来了。母亲睡床,我们打地铺。

  因为离单位近,买菜做饭我都不要母亲插手。每次母亲都说,上班不累呀,反正我没事。我知道母亲闲不住。我们姊妹都出来了,母亲还在家里侍弄菜园子。吃不了的菜就送这个送那个。再不然就腌起来做干菜带给我们。母亲做的霉干菜特别好吃。生袋子一打开,就是一股经久的菜香。配三层肉炖煮特别有味。母亲出来了,我就不想让母亲做事了。想她操劳了一辈子,还跑到我这儿干活,不像话。母亲生我的时候是农历腊月初一,数九寒天的时候。用母亲的话说,水缸里都是冰碴子,刺骨。六七十年代做母亲的人基本上没有做月子的概念。孩子一生,只要能动,就起来煮饭干活了。母亲也是。母亲生下我的第二天就起床了。父亲工作很忙,抓学习,抓生产。私事请假,在那时候是不求上进的表现。哪怕家里的老婆生孩子。父亲是党员,矿区的一名干部,更要以身作则。母亲一辈子就是这么孩子工作菜园地忙过来的。

  我让母亲看电视。看着看着,我回到家就发现母亲眼睛红红的,问她怎么啦。她说,刚看了电视,里面那个人好可怜哟!说着就跟我唠叨起来,怎么怎么可怜。这怎么行。一个人坐在家里流眼泪。让母亲上公园。她说去了,老去没意思。大街上我们也不放心。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带母亲到处转。同时给她照相。到一个地方,一说好,母亲就主动站过去照。小小影集照了好几本。母亲说,她这辈子从来没照过这么多相。再没事的时候,母亲就拿出带来的针线活做。我说,来了就休息呗,又做起活来了!现在谁还用鞋垫呀!母亲说,用呀,几个孩子要用呀,吸汗。几个女婿也要用呀。前不久你二姐夫还问,有鞋垫子么。我说,叫姐夫买去。母亲说,买的哪有做的舒服。我现在眼睛越来越不行了,趁着能做赶快做一些吧!后来,母亲就很少出门,专心地做起针线活来。偶尔才看看电视。母亲把带来的鞋垫全绣完了。母亲开始念叨家里的人了。谁谁打电话来了,想她了。老家里有了什么事了。我知道,母亲想回去了。人还在,心已经飞了。清明前,母亲结束了她的第一次来厦之旅。

  母亲第二次来厦门是04年春节。03年暑假母亲阑尾炎开刀,身体一直在恢复中。姐姐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母亲。说母亲身体不如以前了,记忆不如以前了。不要让她一个人出门,不要让她做事。那时我们已经搬进了新房,三房二厅。是单位分配的统建房,远离了市区。对母亲,这又是个新的环境。

  母亲看我们上班远了,天天起早摸黑。任我怎么说,自己竟然摸到了菜场。她说,我认得路。我跟着小区买菜的人走就找到了。我说,你不能提重东西。她说,我少买点就是了,一天买一点。后来,母亲又摸到了小区后面的石村菜场。说那儿的菜便宜一两毛呢。我不得不对母亲惊叹不已,那周围我还没摸透呢。母亲不识字。可她处处表现的比我这个识字的人还强悍能干。

  最让我佩服的是,母亲很快和小区里的老人混熟了。小区里有公园,有居委会活动。母亲和老人们一起聊天呀,锻炼呀。玩到后来,我们回家,她放下碗就跑到小区公园跳舞去了。是跳那种扇子舞。母亲很聪明,学什么都快。有一天,她在家里跳给我看。没想到,母亲已经发福的身子扭捏着还真像那么回事呢。这一点,我又甘拜下风了。

  老人们混熟了,就把家里的事抖落抖落,说道说道。母亲就常跟我唠叨,这个老人住哪儿,那个老人住哪儿,以前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在这儿是常住呀,还是走儿女。有时,我们出去散步,碰到的常常是母亲的熟人,我都不认识。住惯了,老人们就劝母亲留在厦门,不要走了。气候好,又有伴,多好。我也说,行啊!母亲就说,这哪行,家里还有好几个呢!你姐要建房子呀,你弟要生孩子呀。到哪儿,母亲的心都是牵挂着的。即使这儿的生活很好,她很喜欢!

  小时候,我和母亲不是太亲近。我在家里排行老三,上有姐姐,下有弟妹,前后不靠。母亲忙工作,忙菜园,孩子常常被忽略。中间的我,更是。再加上我的性格比较内向,就更有点疏远了。而且,我十三岁就离开了家,和姐姐去县城读书。寒暑假才回家。回到家也不用干活,有姐姐们帮母亲,我也只管不作声的看书,和母亲极少说话。家里有了客人,我也只是静静地招待。有时,我会怨恨自己处的位置,得不到母亲的疼爱。记得,那时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以前,我不懂。现在,我懂了。我理解母亲说这句话的心情。每个孩子她都爱,她都想好好地爱。她一直在努力地做着的。

  04年春节后,市老年协会组织全市老人看金门。打半折。45元。我对母亲说,老人们有什么活动,能参加的都参加,我出钱。母亲先是不肯去,我叫她去报名。她报了,结果把我也捎上了。她说什么,便宜呀,打五折呀。以后你又不舍得去了。我心里是不愿意去的,都是老人呗,我掺在里面有什么好玩的。又不好说什么,怕母亲以为我不愿意陪她玩。还有,那段时间我身体也不怎么好,只是没告诉母亲,怕她担心。

  到了和平码头,人真多呀。老人们睡不着,活动慢,提前两个小时就到码头集合等待了。这个胳膊一挥,你好啊!那个嘴巴一张,你好啊!那个热闹劲呀,没法形容。突然有个老人对招呼着的另一个老人说,我认识你吗?你不是那个什么什么人吗?不是呀!人群是一阵哄笑。我也被这些可爱的老人逗乐了。

  要上船了。又从和平码头赶到轮渡码头。有一段路呢。没想到,平时慢悠悠的老人,跑起来特快。母亲也比我走得快。要去占好位置呗。开始的时候,还有人要我搀扶着母亲。结果,母亲反倒要回头接应我了。我是边跑边佩服这些老人。

  上了船,母亲给我在船头占了个中间的好位置。和我们同桌的是一对哈尔滨退休的高知。很随和。一个劲夸母亲能干。又询问我家的情况。丫头丫头地叫。俨然是一家人。船行一小时后我就开始晕船了。闷,难受。前面还坚持着为母亲拍照。到后面只能坐着不敢动。那些老人就教我各种办法。还有一位老人说,跟着船身晃。它左你也左,它右你也右,一个节奏。唉,对我都不管用。在船围着小金门岛打转的时候,我已经完全不行了。蹲在船头拿着袋子大呕。母亲一个劲地责备自己:她说不来的,是我要她来的。当别人告诉母亲,等返程回去,还要两个多小时。母亲唠叨着:这怎么办,我儿怎么办,我儿怎么办。那一刻,我突然泪流满面。平时,我和母亲都不善于表达情感。我甚至忽视了母亲的表达。母亲的声声“我儿”让我知道我在她心中的位置。我想到了母亲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我想到母亲为家为我们儿女付出的一切。那么多的爱,谁都要,母亲给过自己多少啊?

  在老人们的建议下,我回到了底层。底层确实平稳多了。我的呕吐也好了。不一会儿,母亲跑下来给我送水。我明白,母亲是不放心我。在我的坚持下,母亲又回到夹板上。

  这一次,母亲没有住到清明。三月中旬,姐姐打电话来,说老家有事。第二天母亲就走了。中午还和母亲说着再见。晚上回到家,柜头依然有多出来的一副碗筷。仿佛母亲随时会推开门回来。打开厨柜,桶里的米是满的。打开冰箱,盒里的菜是满的,肉也增添了不少。那一刻,我又一次泪流满面。我知道,母亲是真的回去了。原来,我是那样舍不得母亲,还有她的唠叨。

  记得,母亲对我说过,我刚来厦门的时候,母亲整晚睡不着。想我想得流泪。后来,母亲问菩萨。菩萨说,想她干什么?她在那边好得很。听母亲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和母亲在新家的玻璃桌上摆碗筷。我笑着对母亲:是呀,想什么,我好得很。母亲不知道,她的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感动着我,温暖着我。现在,我依然想对母亲说:妈,我很好,好得很,您放心吧!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您一定要健康!

  2007-1-18 雨云生日前夕,献于母亲
 
 
 
附朋友海石2007-01-19 15:29:00生日贺贴:
 

今天是云的生日,我的好姐姐!
常常被你的文字所打动
常常甘心情愿地跌进你编织的故事中
喜欢你的拥抱,你的热情
喜欢你的涵养,你的文静
追随你的左右只为亮一盏心灯
于茫茫的网海中寻找一份安宁
今天是你的生日,云呵
要怎样的言语才能诉尽我的真诚
仓促之间没了创意,情切之处淡了心声

就让我送你

送你一盏蜡烛,扮亮你的生命

送你一束玫瑰,芬芳你的旅程

送你一首音乐,唱响一路欢歌

送你一声祝福,温馨你的梦境

送你,所有美好的一切,全送你

因为我的心与你同醉

因为我的爱与你相融!!

云,祝你生日快乐!
就在这一天这一年这一生
平平安安的欢笑永恒!

永恒……

母亲来厦

母亲来厦

母亲来厦

母亲来厦

母亲来厦

母亲来厦

母亲来厦

母亲来厦

母亲来厦

母亲来厦

母亲来厦

母亲来厦

母亲来厦

母亲来厦

母亲来厦

母亲来厦

母亲来厦

谢谢海石,谢谢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珍惜母亲赐予我们的好日子!我们被母亲感动,被生活感动。如果您也感动了,请点击支持雨云,让我们来爱我们的母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母亲的针线活
后一篇:亲爱的辣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