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波导夏新离退出还有多远?

(2007-10-31 08:09:14)
标签:

it/科技

国产手机

波导

夏新

诺基亚

三星

亏损

核准制

分类: 产业观察(IT评论)
波导夏新离退出还有多远?
罗会祥   
 
    比特网(chinabyte)专栏 (阿祥)写下这个题目似乎有点儿无情,然而,市场更是无情。

  2007年第三季度,夏新电子一共亏损4.619亿元,波导股份亏损5.084亿元,净利润同比狂减2986%。

  波导和夏新怎么亏的,为什么亏得这么惨?两家公司自己的解释是:市场竞争激烈,各类品牌相互挤压,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导致市场份额和毛利率不断下滑。

  不能否认,这些因素都是事实,只是,这些因素对于其它手机厂商来说,也同样存在,因为市场是公平的。同在一个市场上,诺基亚和三星为什么没亏?如果说诺基亚和三星太强了,不可比,那么,波导和夏新无力对抗竞争手,还能不能生存下去?

  其实,波导和夏新的表现,不是孤立的,在很大程度上,基本上体现了国产手机逐渐衰落的趋势。国产手机的路越走越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只有两点:

  一是没有核心技术,很难控制生产成本,在微利状态下与国外大品牌竞争,无任何优势可言。当初,国产手机急功近利,一门心思做市场,虽然出现了短暂的繁荣,由于主攻短线产品,没有技术后劲支撑,故而很难坚挺下来。在向3G过渡之际,国产手机受制于核心技术的矛盾更为突出,新产品开发缓慢,难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二是规模普遍偏小,规模决定发展,以强凌弱,以大压小,乃手机市场的突出特征。今年上半年,国产手机销售量超过200万部的不到5家,销售50万部以下的多达18家,占整个手机厂商五成以上。这么小的规模怎么能跟对手较量,销量成了主要问题,盈利也就无从谈起了。

  国内手机高速扩张时期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外资手机品牌拼的是技术实力,在精细化、差异化、性能等方面大做文章,国产手机捉襟见肘。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国产手机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从市场竞争格局看,强龙已压地头蛇。国内85%的市场份额掌控在四大外资品牌手中,五六十家国产品牌只能争抢剩余的15%的市场份额。面对这么一小块蛋糕,国产手机无论怎么算计,都是杯水车薪,谁都吃不饱,谁也活不好,结果可能是自相残杀,整体就义。

  从技术研发趋势看,国产手机心有余而力不足。

  国产手机厂商已经明白,不能在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路将越走越窄,但是,在核心技术研发领域赶上外资品牌,谈何容易。首先就是资金不堪重负,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等厂商投入3G的研发资金均达数十亿美元,国产手机,国产手机在这方面的投入实在是微不足道;其次是超前研发难以企及,以上这些外资厂商,都在研发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技术,国产手机连现有的核心技术都没掌握,只能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跑。核心技术赶不上对手,就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困境。

  从政策调整的动向看,手机市场自由竞争无可避免。

  国务院已经宣布取消手机核准制,手机市场将健全退出机制。所谓退出机制,就是根据库存来决定手机厂商的进退,库存多的企业将被列入警告范围,库存严重者将直接出局。前几年,国产手机贴牌、外包一度成风,产能过剩,库存严重,以致整个产业一度陷于恶性竞争的怪圈。有的厂商已经是库存严重、负债累累、销售无路,政府还想让它留下来,它能活得下去吗?如果政府继续出钱(从银行贷款保它)支持,也许能挽救于一时,最终亏的还是政府。退出制将促使市场份额向少数大牌手机厂商集中,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将被压缩,那些技术基础薄弱、市场份额偏小的手机品牌将面临生死关头,那些研发能力不足、规模不足、库存严重的国产手机品牌必然出局。我们不妨学学人家日本手机厂商,在中国做不下去了,一个个说不做抽身就走,其实这是明智之举。

  波导和夏新的生存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产手机命运,能不能在手机核准制的背景下幸存下来,确实应当深刻反思,下面的路该如何走好?

 

本博文章均为原创,拒绝不经作者同意的任何形式转载和使用。
欢迎咨询!欢迎约稿!联系方式如下:
MSN:
ABL536@MSN.COM
QQ:175820473
mail:
axiang0188@163.com

 

欢迎你访问我的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