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随感 |
首都公众期待已久的“两限普通商品房”终于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北京市3月30日正式发布了首批三块“两限房”用地出让信息。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曾赞荣表示,“两限房”将全部建设成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销售价格将比该地区同质普通商品房下浮10%到15%。
什么是限价房呢?今年的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中指出,“要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其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土地供应应在限套型、限房价基础上,采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以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其中提到的“限套型”、“限房价”的普通商品住房,被称作“限价商品房”。
限价房对北京人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这个新生事物能否赢得老百姓的芳心,也许还需要一个过程。而在全国,限价房似乎也面临着更多的争议,关于限价房的话题也是不绝于耳。目前北京市政府只是宣布推出了中低价位商品房政策,但没有公布详细的政策实施办法。据悉,其后续的措施正在进一步的草拟中,包括哪些人有购买资格、如何购买等,都将得以说明。也有观点认为,限价房的消费者应该是买经济适用房不够格,而又没有经济实力购买商品房的“夹心层”。如浙江省建设厅表示,鼓励在全省推广限价房,以解决那些不具备享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政策,但收入相对偏低、住房较为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除了新加坡用一种“组屋”政策基本解决了住房问题之外,其他很多国家,包括日本都是犯过拉抽屉的错误的,这很正常,在经济发展阶段,这是难免的会出现的现象,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在寻找好的解决办法,其实越简单的政策往往越有效。我们国家是96年才开始福利分房政策的,到现在有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还将推出经济租赁房,大家都在探讨如何解决不同阶层的住房问题,北京限价房的推出也反映了北京市整体住房供应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将逐渐建立起针对不同人群的住房供应体系。其实关键是完善住房供应结构体系,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建立以商品房为主导、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集资建房等为补充的住房供应结构,以有效的解决贫困人口、中低收入和中高收入人群的不同住房需求。
安居才能乐业,“适合居住+生活的房子”,才是第一居所的好房子。老百姓买房子是一辈子的事情,他买一所房子可能是一辈子的投入,因此,不论是商品房还是经济适用房、限价房,我认为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也应该担负起对时代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业主负责的重任。一个有责任感的开发商首先是应该想百姓所想,将消费者看到和看不到的地方都做到最好最有价值,责任的体现是获取更大利益的前提和保证,我想,为其如此,开发商和老百姓才能双赢,达到真正的和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