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颠覆传统的草根明星是否会被颠覆

(2009-08-26 19:02:45)
标签:

娱乐

草根

全民

山寨

刘东立

杂谈

分类: 赵言赵语

颠覆传统的草根明星是否会被颠覆

颠覆传统的草根明星是否会被颠覆

 

赵志疆

 

刘东立,一个外表沧桑甚至有些龌龊的农民工,却在河南卫视都市频道“你最有才”选秀节目中异军突起,凭借差到雷人的舞姿,刘东立赢得了爆棚的人气,最终屈居亚军。一轮又一轮网络炒作过后,他被称为河南“舞神”,俨然草根文化的代表。

 

套用鲁迅先生的话,世上本没有现象,关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所谓“现象”。毫无疑问,刘东立的异军突起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体现出了一种全民娱乐的精神。在全民狂欢的具体过程中,刘东立只是一个娱乐符号,或者说他只是引出整幕大戏的引子。公众需要娱乐符号,至于这个符号究竟由谁来扮演,其实并不重要。只要公众仍然有全民狂欢的冲动,在我们身边似乎从来就不缺少掀开大幕的引子,前不久,在网络上疯狂流传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在全民狂欢的过程中,参与者不仅仅是在追求一种释放情绪的快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也在追求一种推举自己娱乐符号的成就感,看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草根,经自己不遗余力地呐喊助威而成为明星,那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显然是外人所无法体会的。在很多选秀类的节目中,一些观众从首次投票就已经成了某位选手忠实的粉丝,无论这个选手自身的实力怎样,以及在以后的赛程中遇到怎样的问题,那些忠实的粉丝都无怨无悔地为他们摇旗呐喊。

 

如果说选手的竞争在舞台之上的话,从选秀大幕揭开的那一刻起,属于观众的竞争其实就已经在舞台下开始,其中过程,其实与我们观看赛马别无二致——当观众为惊心动魄的赛马场面而欢呼雀跃的时候,没有谁真正喜欢其中的某一匹赛马,他们只是在赌自己的眼光,并不惜为此倾注重金。当选秀优胜者站在领奖台上接受欢呼的时候,谁能知道,现场那热烈的掌声,究竟是在向选手致敬,还是因自己出色的判断力而向自己喝彩?

 

针对越来越多的草根明星以及他们所代表的这种现象,时下有一种时髦的说法,叫做山寨文化。所谓山寨文化,显然不同于传统审美观点以及价值取向,既然是打着山寨的旗号推选属于自己的明星,全民狂欢的过程中更多地是以颠覆的形式来展现审美情趣。这实际上也正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选秀明星都打着叛逆烙印的原因所在。从李宇春到陈楚生,再到刘东立,这些草根明星的形象无一例外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不能否认,这可能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人真实的审美观点,但更多的人恐怕还只是出于一种颠覆的心理。如果说看着自己一手捧出的明星站在领奖台上,能收获成就感的话,看着那些自己一手捧出而又颠覆了传统的明星赢得最终的胜利,显然能带给人们更多的满足与快感。

 

现代社会崇尚宽容,草根明星怎样展示自我,那是他们的权利;观众怎样推选自己的明星,同样也是他们的权利。在这个两情相悦、各取所需的过程中,作为旁观者,我们无权过多地指责他们什么。但需要提醒的是,既然是以颠覆为乐,粉丝的狂热究竟能维持多久,确实是个问题。全民狂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一次又一次颠覆传统、标新立异中达到高潮,当草根明星功成名就,甚至成为一种传统的时候,他们的粉丝是否还会一如既往地为他们摇旗呐喊?答案恐怕很难说。

 

这就不由得令人想起巴尔扎克描述笔下高老头的女儿时说过的一句话——他们榨干了橘子的汁水,把皮丢在大街上。不管草根明星是否会像被榨干汁水的橘子皮一样丢在大街上,眼下尽可能多地储存汁水、从而维持自己较长的保鲜期才是正道——全民狂欢终究只是一种娱乐,观众不会当真,演员也不该当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