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人格担保失败之后怎么办
(2008-12-04 11:17:37)
标签:
人格党性局长城管执法人员杂谈 |
分类: 赵言赵语 |
“合理碰撞”出来的人格魅力
赵志疆
36岁的福建人彭某是某酒店总经理,声称遭城管执法人员殴打而受伤。事后,行政执法局长吴某称彭某在“胡说八道”,他以局长身份、以党性、以人格担保执法人员绝对不会打人。对质疑为何不公布完整录像,局长说“我们只是有选择性地录像,没有必要全程录”。 (12月3日 中国青年报)
尽管吴局长信誓旦旦甚至破口大骂地表示,城管绝没有殴打彭女士,不过,医生的诊断结果却清晰地表明彭女士多处受伤:1.头部外伤:脑震荡;2.肾挫伤;3.全身多处挫伤。伤从何来?吴局长的解释令人哑然失笑,“可能是执法过程中合理碰撞所致……打人是主动的,碰撞是被动的,完全是两回事。”
城管打人不是新闻,甚至,官员以人格与党性发誓也不是新闻,但两者相加得出“合理碰撞”,却不得不算是个新闻。其实,在这件事中,真正吸引我的也就是这个“合理碰撞”。凭借多年的篮球经验,我知道篮球术语里有合理冲撞一说,但也仅限于比赛场上队员之间非故意的碰撞,同时不得以伤害对方为前提。舍此之外,还真没有听说过所谓“合理碰撞”。那么,吴局长所说的“碰撞”真的“合理”吗?
按照彭女士的描述,城管执法人员态度骄纵、粗暴执法,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将自己殴打致伤。在此过程中,哪里有丝毫“合理”可言?另外,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碰撞”呢?“碰撞”结果是,整整一个月彭女士天天都要去医院接受治疗。无独有偶,当地一位摊贩也曾举报被城管队员打伤,行政执法局作出的解释同样也是“合理碰撞”。如此情景不免令人望而生畏,城管队员莫非个个钢筋铁骨,乃至于每次“合理碰撞”都要以对方的遍体鳞伤告终。既然如此,当地民众为什么还要以卵击石自不量力地发起“合理碰撞”?
当然,上述说法都只是受伤者的一面之词,吴局长完全可以凭借有力证据予以正面回应。然而,针对最有效的直接证据现场录像,吴局长再次语出惊人:“我们只是有选择性地录像,没有必要全程录”。伤者以伤为证,城管以何为凭?面对支离破碎的录像,以及因此而纷至沓来的质疑,吴局长掷地有声地宣称,以局长身份、以党性、以人格担保执法人员绝对不会打人。
吴局长的人格魅力果然够大,飞扬跋扈逞凶伤人都能被担保成“合理碰撞”。如果说先前还只是哑然失笑的话,看到这里,禁不住使人要放声大笑了——局长的党性与人格就可以担保下属不会打人?以党性、人格担保的豪言壮语,因落马贪官的一次次滥用早已沦为笑谈,这样的场景之所以令人觉得荒诞,是因为人格与党性早已在贪官下坠的过程中损失殆尽,而那些本已失去的东西自然无法再用来为自己的行为担保。不过,吴局长并不同于落马贪官,以自己的局长身份、党性、人格担保,意味着将这些一同拿来为证实自己的话语抵押。那么,吴局长真的有万无一失的把握吗?
我看有点悬。实际上,吴局长也早已给自己留下了后路:“如果最终的结论是我们的队员打了人,那么该怎么赔就怎么赔,而且我本人可以在电视上向全市人民道歉。”难道在吴局长心里,电视道歉就已经是拿党性与官帽担保的最坏结局?也难怪形形色色语出惊人的“拿XX担保”层出不穷——信誓旦旦地背后,赌咒者谁真正把自己的誓言当成了一回事呢?如此连自己都不当真的誓言,除了冠冕堂皇地吓唬人之外,到底还有什么样的意义?
此事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比等待电视道歉更值得期待的是,早已被吴局长摊上“赌桌”的局长身份以及党性人格将何去何从?吴局长当然可以以此来为自己担保,但如果担保失败,这些筹码是否应悉数上缴?相信这个问题才是众人所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