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质量诚信不能仅止于宣言

(2008-09-25 00:29:12)
标签:

三聚氰胺

三鹿

蒙牛

质量诚信宣言

杂谈

奶制品行业如何度过信任危机

 

赵志疆

 

23日,蒙牛等109家奶制品企业联合发布质量诚信宣言,宣称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自觉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营造一个干干净净的奶制品市场。 (9月24日 竞报)

 

毋庸讳言,中国奶制品行业正在面临着最大的信任危机——大量产品下架、无数顾客退货、几乎所有品牌的所有产品全面滞销,乃至于奶农不得不忍痛将新鲜牛奶拿去倒掉。这些天我们见到了太多类似报道,基于这样的背景,面对奶制品企业情真意切的质量诚信宣言,多数人普遍表示不信任。毕竟,这样的宣言多少给人以危机公关的感觉,而这样的做法又很容易与街头游商的叫卖声联系在一起。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诚信是经营的根本,这样的道理在商言商者尽人皆知,就连街头游商同样概莫能外。穿梭于闹市街头的游商,无一例外声嘶力竭地为自己的质量诚信发表宣言?但是,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呢?我举此例并不是说奶制品行业不该发表质量诚信宣言,只是想提醒,质量诚信不能仅止于宣言。实际上,这也正是街头游商无法取信于人的关键所在——集生产经营销售于一身的游商,本无标准且乏人监管,所谓诚信宣言不过是招揽生意的叫卖。

 

人们青睐名牌产品,不仅是相信规模化经营的他们更加有实力、更加珍惜自己的羽毛,同时也相信名声在外的他们更加容易引起质监部门的重视而保障产品的质量。令人遗憾的是,在此次奶粉风波中,我们共同见证了企业自律的缺失,与监管他律的缺位。甚至就在风波乍起,三鹿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产品质量绝无问题,所谓1100道检测程序何异于招揽生意的广告语?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消费者本就处于弱势地位,自律的缺失与监管的缺位则将他们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从虚无缥缈的宣言所营造的神话中侥幸逃脱,他们如何能够轻易相信这接踵而至的另一个宣言?

 

此次奶粉事件不仅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而且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恐慌,以整个行业的名义联合发表质量诚信宣言,不失为对外界舆论的一种正面回应,同时也是给全体国人做出一个交代。然而,除却行业自律之外,监管部门的他律必不可少,更为关键的是,无论自律失守还是他律缺位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关于这些,近日问责风暴中诸高官要员的纷纷落马,足以显示出中央的高度重视,以及彻底查处的坚强决心,也只有将那种自下而上的自律,与自上而下的问责结合起来,才能确保行业的积极健康发展。有鉴于此,希望诚信宣言不仅仅只是宣称将如何去做,更应该包括做不到怎么办之类的内容。只有这样诚信宣言才更加完善,而明晰责任归属的宣言也才更加容易取信于民。

 

从“大头娃娃”事件到“回产奶”、“早产奶”风波,直至此次“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短短数年之内,奶粉事件的频发不仅使公众望而生畏,而且也给整个行业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虽然前两次风波已经过去,但修补行业信誉的过程却在逐次延长,即使能度过此次难关,奶制品行业想要收复失地也将是一个更加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就在发表宣言的当日,蒙牛乳业在港交所复牌后暴跌60.25%,蒙牛总裁等高管持股市值单日缩水达49.4亿港元,损失之惨重可见一斑。

 

每一次信任危机都将极大削弱自身公信力,待到公信力损耗殆尽,整个行业或许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纵使不奢谈国计民生,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发表宣言之余,奶制品行业真的应该考虑具体做点什么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