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举唯亲”与“评先唯材料”

(2008-07-20 09:26:41)
标签:

杂谈

分类: 赵言赵语

校长“指鹿为马”,学生“李代桃僵”


赵志疆

被评为抗震救灾优秀学生的灾区毕业生,可免试上大学。汶川县威州中学报了三个学生参加评选,但是其中一人却被在救灾中表现并不突出的小文取代。小文的父亲,是威州民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校长。(7月17日 新京报)

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所谓“内举不避亲”在很多时候都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面对外界质疑,虽然这位身为校长的父亲极力以此为自己辩解,但笔者忍不住想问的是,为什么其所任职的学校只推荐了校长儿子这一个人选?这究竟是“内举不避亲”,还是“内举唯亲”?即使儿子真的在自己校园内参与了援助,也应该将信息反馈给其所就读的中学,由他们完成推荐,何以自作主张导演出这场“小学推荐高中生”的闹剧?既然三个免试名额是分给威州中学的,自然应由威州中学的学生来分享此项荣誉,既未在威州中学就读又未在威州中学参加援助的小文何以“鸠占鹊巢”?

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怀疑,小文在地震过后短暂的借读经历是否在为日后的“鸠占鹊巢”做铺垫?甚至是让人进一步怀疑,小文在地震过后的救灾行动是否抱有特殊目的的虚伪作秀?因为父亲的“指鹿为马”,无辜的小文不得不面对公众的猜忌和质疑,而更加无辜的李灏则“李代桃僵”丢掉了本应属于自己的荣誉。这样的结果公平吗?

当然,仅凭小文父亲的一纸推荐并不足以使儿子获得免试的荣誉。问题的关键恰如教育局某调查组成员所说,“省里面评选主要看材料,李灏表现很好,但材料仅仅是以表格的形式交上去,而小文的材料写得很详细,更引人注意也就容易选上。”如此唯材料是举的评比显然难以服众,难道低调做事者在评审者眼里竟还不如夸夸其谈者更值得奖励?由此带来的疑问是,调查组究竟有没有深入学校展开调查?所谓“人人心中有杆秤”,深入细致开展调查倾听周围民众声音,也许远远比水淋淋的推荐材料更能准确称量出参评者的分量,果真如此,“指鹿为马”根本没机会得逞,“李代桃僵”则完全可以避免,事情怎会闹到这般田地?

如果说小文的当选存在一定的制度瑕疵与程序漏洞的话,面对无可争辩的事实,评审者理应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以回应外界质疑,然而人们得到的却是这样一种声音——小文虽然抗震救灾的事迹并不轰轰烈烈,但也做过给他人分食牛奶、在县城为军车引路等事迹,综上所述,仍保留小文抗震优秀学生的称号。小文父亲的“指鹿为马”已然很可怕,主管部门的“以鹿为马”无疑更可怕,如此定向且定量的奖励如何轻易允许旁人染指,而又无法更改了呢?

针对此事,外界一片招讨之声,更有甚者直指抗震救灾优秀学生免试上大学的政策本身。这样的质疑实属多虑,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高校已相应增加了综合素质评分所占的比重,而前不久一则子虚乌有的“助人为乐被新加坡大学破格录取”传闻更是沸沸扬扬,究其原因,公众迫切希望综合素质评定能够在高招过程中占据一席之地,而抗震救灾优秀学生本身何尝不是综合素质优异的展示呢?显而易见,免试录取不是问题,问题是享有此项荣誉的资格以及范围的确定。如果评比过程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不仅会对参评者造成伤害,甚至会使奖励制度本身遭受诟病。面对这样的结局,怎能不引起足够的警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