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日重温“听取蛙声一片”

(2008-07-13 21:50:03)
标签:

杂谈

何日重温“听取蛙声一片”

 

赵志疆

 

夏季来临,在郑州集贸市场的摊点和夜市的餐桌上,青蛙又一次成为饕餮者的美味,被残忍地宰杀、烹制。令人奇怪的是,虽然都知道青蛙是被禁止捕杀的动物,但宰杀、贩卖青蛙的摊点却明目张胆地存在,如此状况,令人深思。(7月10日 东方今报)

“听取蛙声一片”是很多人儿时的回忆,如今这样的场景已很难再现。撇开环境恶化的因素,人们的滥捕滥杀难辞其咎。“青蛙是益虫”,这是所有人都掌握的生活常识;国家三令五申禁止捕杀青蛙,这是所有人都了解的法律常识。尽管如此,每当夏季来临我们却总是不断地目睹活蹦乱跳的青蛙惨遭屠戮。

有人提出 “河南没有一条关于保护青蛙的法律法规”是造成这种混乱的根源,这未必足以概括问题的全部。青蛙受法律保护是基本常识,有专项法律法规固然很好,倘若没有也绝不意味着就可以放弃保护。受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不胜枚举,显然不可能也没必要针对每一种动物都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

承担保护青蛙义务的涉及林业、渔政、工商等部门,然而因为青蛙是两栖动物,因此林业推渔政、渔政推林业,而由于大多是流动摊贩,工商部门也干脆推得干干净净。谁都该管又谁都能管,结果却是谁都不管,青蛙被宰杀的无人问津也许恰如某工作人员所说:“私下说,有关青蛙执法的管辖比较麻烦,要是‘好事’,估计都抢着去做了。”

保护青蛙其实并不困难——在河渠池塘捕捉由渔政部门负责,在山涧小溪捕捉由林业部门负责,只要摆摊经营就由工商部门负责,或者,各部门联合执法针对青蛙的捕捉、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予以集中打击,怎愁问题得不到解决呢?青蛙遭受“冷遇”,除了说明各部门对保护青蛙还缺乏足够的重视之外,更充分暴露出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的艺术与协作的意识,而这恐怕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另外补充一句,青蛙不仅仅是田间害虫的天敌,同时也是人类健康的杀手——统计资料表明,全国每年大约有几千例被曼裂头蚴感染的病人,其直接原因正是食用青蛙造成的。这种寄生虫寄生在青蛙的大腿肉和背部肌肉内,虽经高温爆炒也不会死亡,一旦人类吃下含有寄生虫的蛙肉,它们就会伺机侵入人体组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或瘫痪。大快朵颐的背后却隐藏着重重杀机,这也许算得上青蛙的一个小小的报复吧?贪恋一时口福、留下毕生悔恨,如此沉重的代价值得吗?

炎炎夏日何必伴随着血腥杀戮拉开序幕?为了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为了捍卫国家法律的尊严,哪怕仅仅是为了呵护我们自己的健康,请放过那些无辜的青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一幅怎样耐人回味又令人憧憬的美好画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