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政协委员“钉子户”房价杂谈 |
赵志疆
“‘钉子户’也导致了房价上涨,把开发商都当成高房价的罪魁祸首和过街老鼠不公平。”昨天的十一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中,身为北京某房地产公司老总的政协委员穆麒茹屡出“麻辣语录”。 (3月5日 新快报)
政协会议上有“钉子户”委员吗?提出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搞笑。按照政协新章程的规定,政协委员应该“在本界别中有代表性,有社会影响和参政议政能力”。“钉子户”算什么“界别”,又能选举出多少“代表”?然而,就是这谈不上“界别”、又鲜有人“代表”的“钉子户”,竟然强大到足以导致房价的上涨,这岂非咄咄怪事?
毋庸讳言,拆迁是城市建设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项内容,而“合理补偿”则是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强势的开发商面前,多数拆迁户根本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余地,只是被动接受补偿。实际操作中,穆麒茹所说的“过度补偿”其实并不存在,因为拆迁户拿到补偿款后,很难买到同样位置同等面积的住房。所谓“钉子户”,也不过是因为觉得补偿“不合理”据理力争,而他们的数量实际上只是微乎其微。将“导致房价上涨”这样的大帽子扣在“钉子户”头上,实在是过高估计了他们的数量和能量。
高企的房价人人看得见,飞涨的原因谁也摸不着。在民众纷纷将矛头对准开发商的同时,来自开放商的各种“偏方”也相继粉墨登场——穆麒茹的“钉子户”导致房价上涨,与去年12月间地产商冯仑的“未婚女青年推高房价”如出一辙。如果说冯仑的“高论”还只是私下表态的话,穆麒茹发表此番意见的时间和地点则更加使人浮想联翩——在两会这样一个特殊场合,发表此番看法究竟是积极履行自己参政议政的职责,抑或只是在商言商的“经济人”属性使之然?
各级两会中,精彩语录层出不穷。从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的“看病最不贵是中国”,到国内首富张茵建议取消“签订无限期合同”,再到穆麒茹的“钉子户”导致房价上涨,各类“麻辣语录”委实令普通民众吃不消。与精英代表雄踞讲坛侃侃而谈相对应,普通草根只能游走于网络论坛口诛笔伐,而这样“关公战秦琼”似的论战实际上并无太多积极意义可言——草根不可能叫把握麦克风的精英闭嘴,精英也无法阻止隐匿于网络的草根发帖,长期对立的背后是双方隔阂与猜疑的加剧。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公共场合中,草根阶层缺少直抒己见的机会,没有属于自己的利益代言人。
无论精英代表的意见是否正确,在政治协商的过程中,他们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而因为代表着特定的阶层,他们不可避免地要站在各自的立场讲话。这些本没有问题,问题是,如果草根阶层得不到应有的话语权,不免会加重他们的被剥夺感,使精英代表的发言更加无所顾忌,甚至是干扰政府决策的判断。
具体到房价问题,如果穆麒茹等地产商代表坚持“钉子户”的数量和影响足以导致房价上涨,不妨给那些“钉子户”代表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双方针锋相对、各抒己见的同时,孰是孰非,相信公众可以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