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讨债公司真的合法了吗?

(2006-09-03 21:35:37)
分类: 赵言赵语

讨债公司真的合法了吗?

赵志疆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今年4月发布了商账追收职业培训的新项目;商账追收师的首批培训6月在北京开班。现在已经有100多名学员获得劳动部颁发的《全国统一职业岗位证书》,意味着在“地下”活动了近20年的行业被承认。 (9月3日 成都商报)

1993年,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关于停止办理公、检、法、司所属的机关申办的“讨债公司”登记注册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求停止“讨债公司”及类似企业登记注册。1995年,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也发文禁止这类企业的注册。2000年,国家经贸委、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又联合下发文件,再次明令取缔各类讨债公司公司,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办任何形式的讨债公司。

各部门三番五次叫停讨债公司的原因很简单——对于那些法院都无法强制执行的欠款,讨债公司靠什么去追讨呢?答案恐怕只有一种,无非是采取一些非常乃至非法的手段。实际上,不仅社会公众对暴力讨债颇有微词,就连很多讨债公司也并不讳言,曾经有讨债公司老板因此坦言,“干这行如同在刀口舔食”。

这次“商账追收职业培训”,真的是为了推翻各部门以往的定性,改变人们普遍的看法,为屡禁不止的讨债公司正名吗?恐怕未必。

据介绍,商账追收主要针对企业的“应收账款”,通过专业、合法的追收服务,有效帮助企业及时收回账款,降低企业风险率和坏账率,防范和控制企业信用风险。可以看出,商账追收培训的本质是培养信用管理人员,这是企业规避信用风险的实际需要,而绝不混同于社会上带有黑社会性质的讨债公司。讨债公司的火爆凸现了法律执行的困境,解决的根本在于法律的完善;而信用管理人员的匮乏则映射出企业发展的障碍,亟需此类人才的培养。

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微利时代的到来,企业纷纷在销售渠道上大做文章,但由于国内企业普遍缺乏信用管理机制和手段,企业在销售渠道中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客户不履行合同;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呆账、坏账损失严重;贸易欺诈层出不穷……据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只有11%建立了信用内部控制体系,其中93%又是具有外资背景的跨国企业,信用管理人员缺口之大可想而知。很显然,“未来10年内这一缺口将达到百万”指的是信用管理人员,而不是讨债公司的从业者。

在企业管理日趋专业化的今天,商业信用风险已无从回避,企业必须建立起配套的信用政策及信用管理流程。因此,为满足企业需求而培养信用管理人员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商账追收职业培训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目前,商账追收师正在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成为一项正式的职业,也就是说,现在它还不是一种正式的职业,有关“讨债公司因此而变得合法”的传闻显然是不确切的。而即使商账追收师被批准为正式职业,其与那些毫无技术含量的讨债公司也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