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哪个老师愿当街乞讨

(2006-08-31 22:41:15)
分类: 赵言赵语

救济缺位,谁能免于乞讨

赵志疆

为偿还治病欠下的5万多元债,供远在秦皇岛的儿子上完大学。49岁的技校数学老师陈平福带着心爱的小提琴,走上了兰州街头卖艺乞讨,他的行为引来市民议论纷纷。包括校长在内的很多人认为,作为一名老师,陈平福不应该在马路上卖艺乞讨。(8月31日 西部商报)

孔夫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一般来说,人到了这个年龄都应该能学会坦然面对命运的安排了。然而就在知天命之际,陈平福老师正常的生活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和儿子高额的大学学费而打乱,不得已走上了卖艺乞讨之路。这是一种怎样难以言表的凄凉?

医疗与教育并列为“新三座大山”之一,“一半国民看不起病”、“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只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这样的声音曾经一次次戳痛我们的神经。可以想象,当陈平福以一己之力苦苦支撑着“三座大山”的时候,他的力不从心是在情理之中的。

面对生活的压力,陈平福没有退缩和逃避,他毅然拉着自己的小提琴走上了街头。这既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勇气,也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牺牲。当街乞讨意味着将要拿自己的尊严去换取别人的怜悯,在生存的压力与个人的尊严之间,陈平福已经别无选择。如果还有一种更好的自救手段,谁会愿意孑立于闹市任人指点?

陈平福卖艺乞讨展现出的只是个人困境,如果一定要带上其教师身份,值得考虑的问题是,作为一名拥有固定收入来源的教师,尚且抵挡不住来自医疗和教育方面的巨大压力,普通群众在面对类似问题时的困境就更加可想而知。至于教师该不该乞讨,原本就不应该是舆论关注的重点。面对难以承受的生活压力,每个人都会穷尽一切办法去寻求对策,乞讨只是属于个人的悲剧,显然不足以成为一种职业的耻辱。

直接导致陈平福乞讨悲剧的是其不幸的患病经历,以及难以承受的大学收费,然而更深一层打量这种悲剧本身,可以发现,掩藏于其中的是医疗保障以及助学贷款等社会救济体系的集体缺位。如果说来自医疗与教育的压力已经日渐使陈平福不堪重负的话,社会救济体系的缺位恰恰就是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其“有损教师尊严”的指责,不仅是不公平的,更是不人道的。毕竟,谁都没权力以职业尊严为由剥夺陈平福自我救赎的努力,更不可能强迫陈平福饿着肚子去充当所谓的“精神贵族”。

表情严肃的陈平福站在街边卖艺乞讨的照片令人唏嘘不已,透过这幅画面,我们看到了一个顽强自救的病人、一个慈祥博爱的父亲、一个孤立无援的弱势群体,而这样的场景正是无数人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写照。社会救济作为最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如果不能及时给人以关怀,突如其来的困难面前,几乎所有弱势群体都难以逃脱当街乞讨的命运,无论他曾经或正在从事着什么样的职业。而这恐怕才正是陈平福悲剧之所以震撼人心的根源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