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所谓挫折,指人在达到自己人生梦想过程中所受到的困难以及因无法克服这种困难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的产生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挫折同时也与人们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大小有轻重之分。
鉴于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是时常被这个压力人群调用的心理机制。作为对策,“我要啥”这个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1.正确定位自我,高不成低不就要不得:应聘中常见到“口若悬河”、“无所不能”型选手,他们的择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职位看得很重,态度傲慢浮夸。
这类选手在回答“我要啥”时请切记:我们要找工作,考官不是敌人;把考我们的人吓跑或侃晕不是我们没白天没黑夜应聘的初衷。
2.莫悲观、不自卑,不战自败要不得:有些注定要回生源地、或行业内好手如云的学生常感怀于环境的恶劣和凶险,如经历过几次失败的面试更是心灰意冷,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低。
这类朋友在回答“我要啥”的时候请一定要记住:好歹我们是经过多年系统、专业的学习,如果我国的高校教育失败到都无法传授给你们维生手段的程度,那么每年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千辛万苦地要考进来了。因此腿可断、汗可流,坚决不能让招聘会把我们的自信夺走的勇气不能丢。
3.左看右看不顺眼,不满情绪要不得:“愤青”该是这些人的集体称谓了,满心七个不服八个不愤。乍看好像很有头脑的样子,其实无外乎是对找到好工作同学的嫉妒、对父母无法象其他人那样玲珑八面替自己活动而心生怨气、又或者是对国家相关政策落实到自己头上深感倒霉。
这类学生在回答“我要啥”的时候请务必兼顾自身的修养,所谓“点儿背不能怨社会”,听上去有点消极,但是,在这里我理解“点儿背”并不一定说的是运气,也许在你愤这愤那的时候错过了很多机会,该可以通过调整注意力,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会活得更有意义。
4.心浮气燥,焦虑情绪要不得:面临抉择、竞争激烈、前途未卜,心生烦躁在所难免。但是,如果我们时刻不忘回答“我要啥”就会发现:焦虑来焦虑去,除了能让你方寸尽失别无收获。毕竟我们要的不过是一份工作,而不想用找工作这件事难为死自己;而招生单位也不过是要招聘个把适岗人员,丝毫没有想把你难为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