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挫折的风雨中请牢记自己的方向

(2008-04-09 11:00:16)
标签:

杂谈

     在一次给大学生做心理辅导时,我们就人生、梦想和挫折进行了讨论,其中一个同学给出的关联答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说人生由挫折的梦想组成。这个答案看似消极,但却道中了梦想和挫折相伴而生的真谛。大学生因为必将离开由老师和家长引领的岁月,独自面对人生考验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些过程中,大大小小的挫折将时刻伴随左右,只有敢于和善于直面人生的挫折,才能在挫折中愈战愈勇最终达到成功。

所谓挫折,指人在达到自己人生梦想过程中所受到的困难以及因无法克服这种困难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的产生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挫折同时也与人们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大小有轻重之分。

    K和L都是校学生会的干部,平时经常在一起工作,K慢慢发现自己爱上了聪明活泼的L,正当他想表白的时候,得知L已经有男朋友了。K知道自己是没希望了,就希望能跟L做普通朋友,最起码还能经常在一起。但是情形不想他想像的那么容易面对,他常难以平心静气地对待L,态度有时甚至可以说很粗暴,让L难以接受。K知道这样不对,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情感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的首要心理问题。由于他们在校学习都一帆风顺,在家又备受宠爱,所以很多大学生都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人际交往和恋爱中很容易遇到挫折,在挫折面前又显得不知所措。其实如果K能够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做换位思考,体会L那份无辜和困扰,对两个人的相处就不会带来那么大困扰了。

   

   大学生H说:“现在已经临近毕业,我的成绩不好,又没有什么‘关系’,对找工作一点信心都没有。工作找不到,觉得对不起父母;考研吧,家里又没有钱。自从实习后,我就很茫然,看着同学们都在忙着写自荐材料,联系单位,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干什么,课也不想去上,没事的时候就在街上瞎逛,走在路上也总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我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很不好,可是又实在没有办法。”

    现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有类似H这样的心理困扰的为数甚众,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以下的建议跟大家分享。

鉴于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是时常被这个压力人群调用的心理机制。作为对策,“我要啥”这个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1.正确定位自我,高不成低不就要不得:应聘中常见到“口若悬河”、“无所不能”型选手,他们的择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职位看得很重,态度傲慢浮夸。

这类选手在回答“我要啥”时请切记:我们要找工作,考官不是敌人;把考我们的人吓跑或侃晕不是我们没白天没黑夜应聘的初衷。

2.莫悲观、不自卑,不战自败要不得:有些注定要回生源地、或行业内好手如云的学生常感怀于环境的恶劣和凶险,如经历过几次失败的面试更是心灰意冷,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低。

这类朋友在回答“我要啥”的时候请一定要记住:好歹我们是经过多年系统、专业的学习,如果我国的高校教育失败到都无法传授给你们维生手段的程度,那么每年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千辛万苦地要考进来了。因此腿可断、汗可流,坚决不能让招聘会把我们的自信夺走的勇气不能丢。

3.左看右看不顺眼,不满情绪要不得:“愤青”该是这些人的集体称谓了,满心七个不服八个不愤。乍看好像很有头脑的样子,其实无外乎是对找到好工作同学的嫉妒、对父母无法象其他人那样玲珑八面替自己活动而心生怨气、又或者是对国家相关政策落实到自己头上深感倒霉。

这类学生在回答“我要啥”的时候请务必兼顾自身的修养,所谓“点儿背不能怨社会”,听上去有点消极,但是,在这里我理解“点儿背”并不一定说的是运气,也许在你愤这愤那的时候错过了很多机会,该可以通过调整注意力,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会活得更有意义。

4.心浮气燥,焦虑情绪要不得:面临抉择、竞争激烈、前途未卜,心生烦躁在所难免。但是,如果我们时刻不忘回答“我要啥”就会发现:焦虑来焦虑去,除了能让你方寸尽失别无收获。毕竟我们要的不过是一份工作,而不想用找工作这件事难为死自己;而招生单位也不过是要招聘个把适岗人员,丝毫没有想把你难为死的意思。

    综上:各位同学请注意,尽管工作越来越不好找,但如果你周围有一个人找到了,那就意味着岗位不止一个;尽管用人单位很挑剔,但如果长时间岗位缺员,老板怪罪下来人事部门的人同样吃不了兜着走,所以他得招人;实在一时难以找到靠谱的工作,考研、读博、开小铺,天涯何处无芳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