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恋爱心理 |
人们拿什么方式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跟自小父母或抚育人拿什么方式养育他/她有直接关系,也就是“学以致用”;这个模式形成于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所以要改变起来那是相当的难,它被成为“依恋模式”。根据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依恋模式大致有三种:
安全型:无论是孩子饿了、害怕或是尿床,只要他们用足量的哭泣表达了需求,会有人及时出现并以慈爱的态度满足他们的需求;孩子感受到被关怀、爱护,觉得他人是安全和亲切感的可靠源泉;成年后他们的依恋方式就是喜欢与人交往、很容易发展与他人的信任关系。
焦虑矛盾型:如果孩子发现养育者对他们的关怀不可预测,方式变化多端不一致,一会儿热情如火、一会儿心不在焉、焦躁不安,有时候甚至会忽略他们的存在,这样的孩子就会产生对他人的冷漠、复杂的感情,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养育人才来保护他们,或者是不是还会出现;因为惧怕失去,孩子会变得很紧张、而且反倒特别粘人,表现成对他人过分的需求,小小的人儿就对感情有贪婪的占有欲,这种依恋方式会一直持续到成年,并对他们建立亲密关系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就是这样的人会象藤萝一样紧紧缠绕着自己的爱人,动不动就要查考勤、老想翻人手机和私人物品,即使找到了最可靠的人也依然有种说不清楚的不放心。
回避型:孩子在被抚养时如果察觉到养育人常懈怠责任,勉为其职,甚至敌对和态度恶劣,会认为他人是靠不住的,因而在对待与他人关系上退缩不前,表现的很回避。今后在亲密关系的建立上会有很多麻烦,他们会很多疑猜忌、有亲密关系恐惧,形成信任也十分困难。经常在即将结婚时发现对方有重大缺陷的人是他、经常会被爱人的殷勤惹的火冒三丈的人是他、经常会不经意忘记最重要爱情时间的人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