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隆溪教授与几位老友谈翻译

(2018-04-12 01:17:45)
标签:

张隆溪

红楼梦

石头记

分类: 论题探讨

前几天,在我们一个学术讨论小圈子中,张隆溪教授等几位老友对翻译问题展开了一次简短对谈,现转录如下:

张隆溪教授:三月十九日,马悦然先生请我、薇林和小女睿嬛在斯德哥尔摩的Grand Hotel午餐,聊得很愉快。他告诉我他刚开始把《庄子》译为瑞典文,很快译完了第一篇,但第二篇《齐物论》却最难翻译。看来前天他又完成了这一篇的译文。

L教授:译庄不易。

张隆溪教授:从瑞典回来后,上週又去了温哥华,在UBC做了一次演讲。原来在多伦多任教的老朋友林理彰(Richard John Lynn)现巳退休,住在温哥华附近的Gabriola Island,邀我把他那裡住了一晚。他也正在译《庄子》,而且是按郭象注来译,已经完成一半,译成之后将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译《庄子》的确不易,因为庄子自谓“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只语言灵动如流水而随时变化,而且意涵深远又往往出人意料,如果没有深入理解,把握其言之意,就很容易弄错。几十年前偶然翻看Burton Watson的译文,就发现译者完全没有读懂庄子原意,差之毫釐,缪以千里。

L教授: 所言极是!尤其是从语言的角度 庄恐怕是最难译的!受教了!翻译的确要以理解为基! 还是汉学家A. C. Graham的内篇翻译可靠些!。 原本常用的就是Watson的全译 问题多多呀!

张隆溪教授:我并没有从头到尾对照过,但因为写文章恰好要引用《庄子》那一段,别人推荐Watson的译文,结果一看就发现有问题。这不等于其他地方也都有问题。但话又说回来,庄子确实不容易译。

J教授:我们写论文引用时,是不是需要自译,各译本起参照作用?

张隆溪教授:我用英文写作而需引用中文材料时,基本上都是自己翻译。

L教授:实在是没有好的全译 倒是建议张老师做比较文学之余 可以考虑为庄子提供一个最权威的译本 兹事体大!

J教授: 请教隆溪先生:如果不懂俄语,中文论文引用的是巴赫金中译本,若将此论文翻译成英文,怎么处理这个巴赫金中译文?因为不懂俄语,不能直接从俄文翻译成英文,才有这问题。感谢!

张隆溪教授:用英文写作引用巴赫金,应该找英译本。除非没有英译(这不大可能,因为巴氏着作英译本很多),一般说来不要从译文到第三语言的翻译。

C教授: 我问过俞英时前辈,他是如何处理的。他说,也只能尽量一部著作不译那么多。问题是,如果你是专门讨论一部著作,这不容易作到。

D教授:隆溪兄所言极是。例如《红楼梦》英译本,且不提王良志和王际真的版本,就连杨宪益的英译本都存在相当的问题。多年前,因写一篇有关红楼梦文章,对照了杨译本与中文原本,发现了三大问题:一是望文生义;二是大段或细节的删除(也许为避开难译部分,有点成了编译);三是有些段落秩序颠倒(不知有意还是无意为之?)。杨译本公认已很卓越了,尚且如此。

张隆溪教授:David Hawkes 英译《石头记》一般公认为最佳译本,但开头一章也删除不少。

C教授:很受教诲,按你所说的,我有时也想,一个是文化的“韵”,一个是语言的文化涵义,如果翻译不出来,就不是翻译。如Hamlet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 译成“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的核心”也许不错, 但把 to be = to exist,那个韵好像没了。雨果就着名地说: things exist, man lives. 萨特,海德格尔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更不用说。同样,像“what love can do dares lovers attempt “这种句子,那文化韵与文化语言的涵义如没译上,损失就很大。反过来,中国的一些古典,诗词,还真要学贯中西才译得好。

张隆溪教授:判断译文、尤其文学和哲学着作译文之高低,的确要求对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和文化都有较高的修养。我常听一些朋友说,中国古诗读起来有那麽优雅的韵味,译成外文却完全没有味道了。不过说这些话的人可能喜欢中国古典文学,但却往往没有同样程度的外文能力和外国文学的修养。所以我以为就《红楼梦》的翻译而言,我们不能仅看译文是否有删减,而要看译文读起来的感觉如何。莎剧的翻译,朱生豪的译文读来似乎最有文学意味,所以我觉得哪怕有些错处,总的说来却很好。

Y教授:隆溪说得很对,我教世界文学,以前诺顿第二版《西游记》用的是 Arthur Waley 的节译版 Monkey。大闹天宫的章节,英文文字流畅生动,学生读了也喜欢。我在研究生院的老师之一、墨西哥小说家 Carlos Fuentes 告诉我,他跟拉美许多作家(包括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略萨)都读的是 Waley 的译本,都极喜欢。后来诺顿第三版改用余国藩的译本,也许忠实于原文了,可是英文却索然无味,后来我就不用了。话说回来,以文字而言,吴承恩也不甚高明就是了。

C教授:完全同意。1,如你所说,拿《红楼梦》来说,一方面要把中文原文的韵味译出,另一方面英文译文本身也要有韵味,所以译者要要学贯中西,中英文功力都要杰出,如果Hawkes(1-3)&Minford (4-5)的版本没很好地译出中文原文的一些韵味的话,那么北外版的英文读起来其英语很中国;2、关键是把神韵译过来,有删减不一定不妥。

Y教授:再比如不懂汉语的美国诗人庞德(Ezra Pound)在别人从日语转译的英译文的基础上加工重写的李太白《长干行》,英文标题成了《河商妇》(River Merchants Wife),跟太白原诗当然有出入,可是从英文来说却绝对是一首好诗。

张隆溪教授:所以T. S. Eliot说龎德为英语世界“发明”了中国诗(Pound is the inventor of Chinese poetry for our time.)就诗而言,固然影响了西方现代诗的发展,而就翻译而言,实在不足为训。

C教授: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Hawkes 的译文是“Who world-disdainer, shares your hiding place? / Of all the flowers why do yours bloom so late?, 中文的韵味失去很多。同样,史湘云的“是真名士自风流”,Hawkes的译文为”True wits make elegant whatever they touch, 邢岫烟的“浓澹由他冰雪中”,Hawkes的译文是“reckless, in ice and snow their charms outspread.

张隆溪教授: 在各种英译中,David Hawkes 译本从英文来说,可能比其他译本更好。我自己没有仔细对照原文和其他译本来比较,所以姑妄言之,也请诸友姑妄听之。Hawkes 《石头记》译本第三册出版时,他曾寄给钱锺书先生,钱先生称赞他说:”All other translators of the Story found it Stone and left it brick, 此是化用罗马史家Suetonius 称讚奥古斯都改变罗马都城的名言来夸奖Hawkes 的翻译,即”He found it brick, and left it marble. 不过这精巧的一句话Hawkes 固然如获至宝,去信钱锺书“请求引用”,却同时也得罪了杨宪益夫妇和其他译者。

C教授:同意 隆溪、叶扬教授的意见。他是牛津教授,当然有优秀功力。话又说会来,说他的译文是 “found it stone, and left it marble”也许值得商榷。不过,我上课用的是他的翻译,也觉得英文版中它较其它版本好。

张隆溪教授:不对。钱先生说其他译者”found it stone and left it brick, 意思是Hawkes的译文不是如此。Hawkes 译本不取《红楼梦》书名而取《石头记》,而marble正是一种石头。

C教授:如第五回,秦氏:嗳哟哟,不怕他恼。他能多大,就忌讳这个Hawkes的译文是:“he won’t misbehave, good gracious, he is only a little boy. We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that sort of thing yet!” 你是否觉得,“knock it off, good gracious. How old is he now that we need to worry about that sort of taboos here?” 应更有些韵味?

张隆溪教授:就这句话的翻译而言,Hawkes 译文没有直接译出“忌讳”,但整句话读来更像是对话。在我看来,后面的译文”knock it off”不大符合秦氏的身份和口吻。后面一句意思都对,但不像对话的口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