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丁子江
丁子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775
  • 关注人气:2,1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丝绸之路找到的感觉(组图上)

(2006-05-26 09:38:55)
分类: 游历观感

2006年四五月间,我曾与一些朋友,驱车自新疆迪化,即今日的乌鲁木齐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从天山山脉南麓,祁连山山脉北麓和秦岭山脉北麓,穿越浩瀚的大戈壁滩与著名的河西走廊,向古长安,即今日的西安驶去;途经或绕道经过吐鲁番、擅善、哈密、巴里坤、敦煌、玉门、安西、嘉峪关、酒泉、张掖、山丹、武威、兰州、天水、宝鸡、扶风、咸阳以及西安等地,整个行程约3000公里。李白曾有诗叹:“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与从关内向塞外出走不同,从昔日的西域走近华夏文明的中心,心境也许是不一样的,在时空穿插的想象中,有点类似唐玄奘回归中土的感觉。在河西走廊一带,还时不时接触到了记录当年红军西路军悲壮失败的遗迹。

在丝绸之路找到的感觉(组图上)

距乌鲁木齐110公里的天池是一个天然的高山平湖,海拔1980米,位于天山山脉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半月形湖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最深处约105米,面积4.9平方公里。博格达(蒙古语意为灵山、圣山)主峰高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图中峰顶的冰川积雪与四五月之交的天池冰面相映成别具一格的景观。据当地人说,再过几天,湖冰就会溶化,那又将另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天池经金庸等人的渲染,更平添神秘的人文遐想。丁子江摄

在丝绸之路找到的感觉(组图上)

高昌古城遗址,位于火焰山南麓的木头沟河三角洲,离吐鲁番约45公里,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门户。此处在维吾尔语中有“王城”之意,原为高昌回鹘王国的都城,建于公元前1世纪汉代,因其“地势高敞,人广昌盛”而得名。公元460年车师国亡,柔然立阚氏伯周为王,称其高昌国。公元1290年,海都、都哇率军攻占高昌城,1283年,高昌回鹘王国灭亡,高昌城遂废。自汉唐,高昌一直是连接欧亚的枢纽,经贸往来繁忙;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由此传入内地,可说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公元629年,29岁的唐代高僧玄奘,离开长安,出玉门,经高昌,沿丝绸中路到印度,遍游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诸国,历时17年。在高昌,玄奘诵经讲佛,与高昌王拜为兄弟,留下一段千古佳话。丁子江摄

在丝绸之路找到的感觉(组图上)

火焰山,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平均海拔500米,最高峰达831米。连绵不断的山头,在吐鲁番盆地的烈日下呈桔红色,就象熊熊燃烧的大火,故名火焰山。《西游记》孙悟空斗铁扇公主的故事,就⑸在这里。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部分场景也是在这里实地拍摄。火焰山形成?000万年前的喜玛拉雅造山运动时期。由于地壳横向褶皱运动而形成一系列的背斜构造。火焰山地处“丝绸之路”北道上,至今留存许多文化古迹,如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就藏匿于火焰山峡谷木头沟中。丁子江摄

在丝绸之路找到的感觉(组图上)

维族小朋友也会做点小生意。这也算丝绸之路的贸易熏陶吧!丁子江摄

在丝绸之路找到的感觉(组图上)

吐鲁番的维族姑娘很会展现自己的漂亮和服饰。不过,商业化的一个后果,就是多了一些做作,少了一些真朴。丁子江摄

在丝绸之路找到的感觉(组图上)

巴里坤草原,处于天山与蒙古高原的夹缝中。巴里坤地区的雅号是小新疆,是古丝绸之路北道的必经之处,有山地、高原、盆地、荒漠、湖泊,还有繁闹的商城,来到这里就等于是观赏了新疆的地质全貌;它还有响当当的的历史盛名,遗留下了班超、樊梨花、洪亮吉、纪晓岚的足迹,也留下了诗人王维的佳句《伊州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余载。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伊州就在今天的巴里坤县境内。巴里坤大草原南邻白雪皑皑的喀尔里克山,北望白云缭绕的巴里坤北山。丁子江摄

在丝绸之路找到的感觉(组图上)

星星峡,是丝绸之路穿越天山山脉的唯一山口,也是甘肃与新疆的分界线,贯穿神州东西的312国道和“欧亚大陆桥”都经过这里。312国道起点为上海,终点为新疆伊宁,全程4967公里,途经8个省市自治区。“欧亚大陆桥”是一条横贯我国东西、沟通欧、亚两洲的铁路线。它投入使用后,货物从我国连云港上岸,经过这个大陆桥到欧洲各国,比现在绕印度洋海运线缩短运输距离近一万公里,节省运费20%,缩短运输时间一半。眼前的景色大有唐代高适“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 和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的伤感。据史载,当年红军西路军试图打西走廊时,与马步芳血战,2万8千大军最终抵达星星峡时,仅剩427人。丁子江摄

在丝绸之路找到的感觉(组图上)

新疆国际大巴扎是集购物、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中心,位于乌鲁木齐市二道桥,占地4万平米、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其规模超过土尔其的大巴扎。丁子江摄

在丝绸之路找到的感觉(组图上)

吐鲁番的坎儿井。作者过去一直纳闷:荒漠的的大戈壁上怎么会有吐鲁番这样的绿洲?后来才明白是由于坎儿井。誉为伟大地下水利灌溉工程的坎儿井是与万里长城和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坎儿井是一种特殊的水源,古称“井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干旱地取用地下水的一种渠道,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脉博格达山南麓的吐鲁番和哈密两个地区。坎儿井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把地层中雪水化成的潜流沿着人工的暗渠引至地面,再由明渠引入农田或涝坝。坎儿井长约3-10公里,由坚井、暗渠、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最深达90米以上。坎儿井四季水流不断,水量稳定。一条坎儿井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后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逐渐向西传到中亚和波斯。吐鲁番盆地有水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的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吐鲁番传统农居中家家地下都有坎儿井流过,就象用自来水一样方便,而且屋内凉快无比。丁子江摄

在丝绸之路找到的感觉(组图上)

敦煌南郊的鸣沙山,是沙漠奇景,因积沙骚动有声而闻名。不过,令作者忧虑的是沙漠化的问题,宁可不要这种观赏意境,绿洲总比沙漠好。丁子江摄

在丝绸之路找到的感觉(组图上)

鸣沙山中的月牙泉,因形似新月而著称,也是沙漠奇景。作者探知了一些“内幕”:为防止此泉干涸,曾引水补足,但立即引起腐臭,便在沙丘的另一面,专门开挖了一个人工湖,从地层加以过滤后,渗进泉中。这也算“人定胜天”的创举吧!丁子江摄

在丝绸之路找到的感觉(组图上)

敦煌莫高窟,中华“四大石窟”之首,位于鸣沙山东麓,开凿在南北长l680米的三危山崖面上,现存洞窟有750多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3000多身,木构窟檐5座。其中多处壁画以及藏经洞内的大量珍贵文物被西方人盗走。敦煌在唐代就有一定的繁荣,正如岑参诗曰:“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丁子江摄

在丝绸之路找到的感觉(组图上)

莫高窟右边一处没有开放的石窟。丁子江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