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my:选课是人生规划中的短期规划——上了大学还说没有IDEA并不可取

(2007-01-19 13:25:36)
选课是人生规划中的短期规划
上了大学还说没有IDEA并不可取
文/Amy
 
高燕定按语: Happy作为在美国与孩子一起度过高中大学几年的家长,在我的博客的评论栏中给留美少年James细致的答复令我感动。我同意,大部分初到美国来的人都要经历一个痛苦过程。在这里,也要特别提请大家注意文中的几句精华:“高中、大学的选课,就是人生规划中的短期规划,所以高中的选课,早些进行职业规划对将来还是有帮助的。那些上了大学还说没有IDEAR的人,其实并不可取。”
 
 
大部分初到美国来的人都要经历这个痛苦过程。你年级轻,3个月听说能力应能很快适应。我的孩子适应上课老师的英语也用了2 个星期,坚持不用录音机录老师的讲课,集中精力听,其实每门课的术语关键词就那么几个,听多了,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了。
 
关于ELS,不知你的学校是否有入学考试,当时我的孩子一到学校,就考英文,老师认为成绩可以,就可以选正常的英语课,不用上ELS。我认为你没必要上ELS。一。你认为比较简单,说明你的水平在ELS之上,二。ELS班的学生都是水平低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你的提高速度不大,就好像是,练球和低水平的人练,没效果,要和高手练,你才能提高,但高手的水平也不能高你太多,否则,也练不起来。一般我的孩子选课原则是比自己的真实水平高一点,努力后能得A的,因为要考虑GPA。如果难度太大,你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去学习,才得个A,却失去了很多享受美国高中快乐生活的机会。我知道很多中国来的学生,上来就冲刺AP课程,也得了A,但代价真的很多,他们也都考上名牌大学。我个人认为不值得。我也舍不得我的孩子吃这么大的苦。你的目的不光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美国的高中生活是很丰富,快乐的,课本之外的东西也许对你将来的成长更有益处。不知你到美国来之前是否考过TOEFL,一般考过,成绩不错的,都可以不上ELS。
 
关于阅读,不仅仅是单词的问题,主要是对欧美文化背景知识少,理解不了。所以要多看电视新闻,多阅读,背景知识多了,也就阅读能力提高了。不知你的阅读课是不是要求写PAPER,也就是读后感,平论之类的文章。这才是最难的。听说读很快提高,写作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不过美国高中写作的锻炼机会很多,所有社会学科的作业都有paper,research, project 之类要写作的作业,这是最花时间的。最难的。一开始,肯定不可能写得和美国人一样的地道,虽然得A,老师有时是鼓励性的。但不要气馁。4年后,在加上大学4年一定能像美国人写得一样地道。你的口音半年就能很地道,但写作确实需要时间积累,所有不要着急。我的孩子到了大学我们都建议她4年都要选一门社会学科的课程,除了必修课的社会人文学科外。因为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就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关于数学,我认为现在你不用盲目上难度,跟着年级的进度走,过渡一下就可以。这样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在英文,社会学科上。当时我的孩子,第一学期,数学,化学就等于重学,回家一点也不用花时间,全部时间都用在英语和社会学科上。数理化对中国人讲,能力都绰绰有余得个A。我得孩子第二学期才开始数理化的AP课,12年级才选社会学科的AP。
 
关于生物,在高老师以前的文章中曾谈过,不宜过早选,因为生物词汇量大,花的时间多,会跟英语强时间。我的孩子就是最后因为报的大学要求学过生物,12年级才选的生物。当然根据个人的情况定。你喜欢生物,完全可以现在选,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你不会觉得学生物苦,而是享受。也许将来你就走上生物,医学,药学的路上。所有现在学生物,11年级就能学完了AP,12年级就能学大学课程。我的孩子12年级就学大学的数学,大一学大二,大三的课,大一的二学期选大4的一门课,这样你就比同年级的人有竞争力,体现在找INTERN上,因相关课程学过,你大二就可以找到实习,大三所有人都要找实习机会时,你比别人就有竞争力,能被更好的公司录取,将来毕业工作比别人就容易写,这就是人生规划的短期规划,所以高中的选课,早些进行职业规划对将来还是有帮助的。那些上了大学还说没有IDEA的人,其实并不可取。
 
关于美国历史和政府,他们是必修课。可能每个州不同,我所在的州,历史是10年级必修,政府是11年级必修,初到美国,我的孩子就学了历史,按年级要求,大量的阅读和写作。一般而言,政府比较难,美国学生对法律的一些东西理解都有困难,何况我们。所以现在不急于选。
 
你所在的学校不要求4年外语的学习吗。中文不算外语,英语也不算,特别是你是从9年级开始的。而且外语算主课的。有些大学招生时重算GPA时,去掉副科,只算主科时,外语是主科。
 
关于课外活动,确实很头痛。“运动高手是拿奖学金读名校的敲门砖"美国人确实重视体育。但我们中国人的体育素质真的没法与美国人比。一般人靠这项来上名校,不现实,但又不能不参加。因为CHINESE给人的印象就是书虫。参加了也不可能取得突出的成绩。我的孩子当时参加了一项长跑,总是最后一名。不过,美国这点跟中国不一样,不会拒绝你参加。一般中国人都参加音乐方面的活动多。公立学校各种乐队,合唱队,戏剧队都有。总之除了参加这些文体活动,还有俱乐部,学生会,DEBATE等活动。学生会,DEBATE的活动,很显示领导才能的,对申请大学很有好处。
 
我的孩子刚到美国来从没烦恼过,而是很快乐,很兴奋,一回家总是说今天又认识了几个朋友。当然我的孩子不是那种上进心强的孩子,也没上什么名校,但她很自信,自足,快乐,像美国人一样经力了美国高中生所作得一切,当家教,当保姆看孩子,到商店打工,比如当保姆时,小孩要求看电影,他就要开车送,开始他告诉我不想花钱,陪孩子看电影,在外面等,后来又看了。我问为什么,他说,万一孩子丢了,出点什么事,所以这点钱不能省。我说这例子的目的是要说明学习之外的其它事情也很锻炼人,至少他明白了"责任心"这个道理。
 
题外话,我认为到美国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上名牌,而是美国提供了让你发展的更多空间,使你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独立生存能力的人。要学会快乐的生活。不要太忧郁,为了眼前的A,B,C成绩而苦恼,得B 就得B,不要太在意了。要多和同学,老师交流,甚至家长,你就会快乐。作为父母,你能上名校当然高兴,上不了,也无所谓,只要你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其次才是良好学业,能独立生存就知足了。"自己不自信或是学习工作不好、没有个性、人格不阳光的都是很难立足的"。中国大部分人学习工作都不错,但自信不足,心理不够阳光。一个心理不健全的人,考上名校,有了工作,他自己也未必感觉快乐,学位,名校也只是给别人看得了。不要太强求自己作作不到的事,别人能做到,你未必能做到,别人作不到的,你可能做到。要找自己的特点。否则太累了。有点阿Q精神,你会活得很快乐。
 
另外,据我观察,初到美国感到孤独,痛苦的人,都是因为听说能力问题,无法交流,就会孤独,孤独,就痛苦。听说能力强的高中生来了后,很快就认识很多朋友,到朋友家参加各种聚会,就不会孤独了。而且朋友越多,语言能力提高就越快,良性循环。还有一点,就是性格。其实我的孩子虽说听说不错,但也不是全听懂,全会说,然而他性格开朗,不好面子,听不懂,就再问一遍,说不好,就让同学朋友及时告诉她,哪句话说得不地道。
 
有意愿出国的孩子,除了作好吃苦的准备,听说能力提高外,就是性格一定要锤炼,要变开朗。前两条大家都知道,但这点"性格"好像提的人不多。性格不阳光,才会觉得痛苦。其实高中的课程真的不算什么,大学的负担要重得多。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