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冬的智慧

(2008-01-23 16:52:23)

    我自小生长在哈尔滨,那是中国最北的大城市,过冬是每年必经的过程,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的冬天都充满了欢乐和希望。冬天远不是如今人们想的这样——冻死、洗牌、悲情、苦等、硬撑、借钱、还债……

    那里的人们,在秋天一片金黄的时候,已经自然而然地开始准备过冬了:

    一、溜土豆

    大家都知道,冰天雪地的时候,人们不可能吃到便宜的蔬菜,普通城市人家在农村收割之后,就要安排一次大规模的郊区一日游——溜土豆,就是把农村田地中收割的残余土豆再清理回收一次,家里的孩子都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天蒙蒙亮的时候,带着干粮和麻袋,骑着自行车出发,半夜时,满载而归。秋天,“人弃我取”,就这样形成了过冬的习惯之一。有人说,冬天时,人家不要的地盘,你应该逆势扩张,听上去有道理,但哈尔滨的人都知道,在寒冬的时候,“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你什么都捡不到。

    二、渍酸菜

    秋天,大白菜应市的时候,哈尔滨街道上满是一堆一堆的大白菜,那是菜最便宜的时候,一家一般都要买上百斤,然后全家总动员——洗大缸、洗白菜、洒盐、渍菜。因为一冬天的蔬菜,一半要靠它了。白菜,不能自动地成为过冬的指望,关键要“渍”,要处理,使之保持更长,更美味,成为冬天家庭的“核心竞争力”,左邻右舍比的就是谁家“渍”得多,“渍”得漂亮。

   “渍”是一项技术活儿,下盐既不能太多,也不可太少,要根据菜缸放置位置的温度掌握,新手一般要虚心向人请教,然后传给家人,一代一代积累的经验,是相当可靠的。有人说冬天只要备足煤和钱,就有了过冬的小棉袄,会过日子的人家,一定不同意,不学渍酸菜,只会买,是败家的行为,有钱也得会过日子啊!

   三、“猫冬”

   当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下来的时候,人们知道天气会越来越冷的,东北农村会自动进入“猫冬”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降低个人的“碳排放量”、节省能源缩在家里活动。这时,各种走亲戚、串门子的事儿多了起来,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不断地召开各种大小会议,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互诉衷肠,沟通到位。往往是外面的雪越大,屋里的气氛越热,雪越大,大家越高兴,瑞雪兆丰年嘛。这种永远面向未来的态度,是那样的自然、纯朴、踏实,现在想起真是久违了。

    四、积肥

    大家都说东北人比较懒,都是“猫冬”“猫”的。但不知冬天做的一件大事是积肥。我小的时候,每年冬天学校都搞积肥比赛,农民伯伯到学校收取学生们捡来的各种农家肥,并按质论价地发给学生“粪票”,评比上积肥积极分子,就像当上了劳动模范一样。大家每年的积肥运动真正地锻炼了不怕脏、不怕累,而且还有很多乐趣,比如到什么地方可以捡到牲畜的粪之类。不用背诵“粒粒皆辛苦”,大家都知道粮食不容易。

    五、过年

    不论什么样的家庭,过年都给孩子们无限的欢乐,这是一次家庭正式的仪式,中国人给予了它独特的意义:在最寒冷的日子,启动最红火的节日,一片喜庆,一派欢乐。把所有过去一年的不快让鞭炮炸走,让未来的家庭小主人们,充满顶级的生活享受,人们还走街串巷地将一切美好,告之所有相识与不相识的人们。真是大智慧,把最冷的日子,叫“春节”,这是怎样的气度!

 

    过冬,从来就是常态。

    大雁以迁徙来过冬,不让自己在一个地方冻死;松鼠将自己藏在树洞中过冬,吃着秋天的果实;北方的人们都知道“冬天进补,春天打虎”的道理,享受着难得的休养生息。

    冬天“冻死苍蝇未足奇”,正因为杀死了细菌,大地的春天才那么清新可爱呀。 
 
我的推荐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