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企业管理 |
阳光有杀毒作用:世联追求做一个透明的公司
世联近期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上市,很多人都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上市?是为了圈钱,还是为了把公司的发展包袱甩给社会?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的目标是追求一个透明的公司。而在目前,上市就是成为公众公司,而公众公司跟非公众公司最大的区别就是透明。
上市为什么好,世联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一个透明的公司?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讲几个小故事。
故事一:万科武汉公司的故事
这是王石讲的故事,关于万科武汉公司的一件事。当时万科在武汉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出事了,这个项目附近有个垃圾清理场,政府对它的规划是要改造成绿地,所以万科在卖楼的时候,不论是售楼书还是模型都把这里体现为绿地。结果收楼的时候,购房的业主不干了,大家说,你说是绿地,怎么现在还是垃圾场呢?
恰巧,王石在武汉有个演讲,赶上了闹事的高潮。这时可以取消演讲,也可以如期前往。如果取消演讲,等于默认这件事做得不好,失去了最好的发言时机,所以王石决定按原计划进行。到了演讲会场一看,门口站了一堆万科的保安,把闹事业主挡在会场外。而业主们也发话了:武汉公司处理不了这个事,我们直接找万科董事长解决!
这个时候还是有两个处理办法,一个是阻挡业主进入会场,另一个是把业主们请进来,把事情说清楚。王石说,把业主们请进来吧。
王石在演讲中特别提到了垃圾场这件事,告诉大家,政府对它的规划确实是一块绿地,万科的说法完全是依据政府的规划,只是目前的状况是政府速度慢,万科速度快,房子已经盖起来了,而垃圾场还是垃圾场。所以万科已经在跟政府协调,而且万科准备企业出钱推进这件事情的解决。王石当场表示,如果业主们不满意,可以退房,也可以诉诸法律。
信息透明是一个骨子里的东西,它比你做上百次宣传有效得多。但是做一个信息透明的公司在中国非常难,大家总是害怕透明,万科武汉的事情告诉我们,信息透明大有好处。
故事二:万科北京公司的赔偿事件
再举一个王石说的例子,当年万科北京公司的一个司机,利用工余的时间开公司的车带女朋友出游,结果车祸双亡。万科按照政府规定做出了补偿,但两人的家长不同意,他们希望有额外补偿。
这个时候,王石正好在北京有个新闻发布会。王石的选择依然是第一个故事的情形,就是让死者的父母进入会场,把事情说清楚。
结果,在新闻发布会上出现了戏剧化的一幕,老人家往地上一跪,把所有的相机和镜头都吸引过来了。王石说,对于员工出了这种事,我非常同情,但万科作为一个公司只能按照国家规定办,我个人愿意从我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来给老人家做出额外补偿。但万科公司的赔偿决定,不做更改。当面把事情说清楚,是一种透明,可以看到经过这样的处理,反而帮万科做了正面宣传。
故事三:SARS的启示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SARS。SARS传播初期,网络上纷纷流传,说SARS是一种怪病,会死人没有特效药。卫生部部长为此出面“辟谣”,否认病情的传播和死人,让老百姓不要相信流言。
结果网络上说有事,政府说没事,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当然是相信口口相传的流言。结果流言越传越厉害,造成了全国恐慌,很多行业停业。
这说明,在网络时代透明化更加重要。事实上因感染SARS死的人,加起来不如一个流行感冒死的人多,也不如历年交通车祸死的人多,但是造成的全国紧张形势却大大超过了感冒和车祸。直到什么时候,老百姓的恐慌才开始缓解?就是中央政府每天在电视台公布疫情控制的最新进展。阳光具有杀毒作用。
在投诉中成长
世联今年在内外网上做了改革,增加一个客户投诉的栏目,只要是客户的投诉不做后台截流,直接公示,督促业务部门核实情况,尽快处理,给客户反馈意见。因为随着世联业务的发展扩大,我们发现,不透明的做法会伤害客户的信任和感情。
很多纠纷在一开始只是一件小事,如果不按照信息透明化的原则处理,就会演变成一件大事。世联也一样,如果要成为一个公众公司,成为一个品牌公司,就必须透明。一个公众企业不只是接受业绩监管、经营活动监管,甚至对员工对客户所有的事情都应该被监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健康。
冯仑说过一句话,谁是对你帮助最大的人,是竞争对手,是挑你毛病的人,是对你严厉的人。这个话有道理,小孩子不爱听家长的话,因为他知道,家长会包容他袒护他,他们听老师的,因为老师对他严厉。
所有的投诉都是在帮助我们成长,一个投诉来了,总结经验,下次不犯,这是投诉最大的意义。是我们的错误,我们就改,本着这个原则,发生一点小事的时候,就开始处理。阳光具有杀毒的作用,所以我们不应该怕曝光,关键是怎么对待。如果说“见光就死”的话,那说明我们本身非常脆弱。我们所犯的错误别犯第二次,这是最重要的。
原先有个说法叫“谣言止于智者”,这个话有问题,我的理解是谣言止于“透明化”,智者只是少数人,而透明化会让更多人的了解真相。大多数的公司喜欢搞品牌形象,只说对形象有帮助的话,结果一出事就死掉,这种企业的例子实在太多,所以透明化不仅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也是我们重要的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