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企业管理 |
成为大公司,是所有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小企业的目标。但“小”成长到何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这取决于我们是否弄清了
“大公司”与“小公司”的区别。实际上曾经的和目前的很多“大公司”都不是大公司,因为:
一、“大公司”不是名声的大小,比如“爱多”“秦池”“三株”“巨人”;
二、“大公司”不是业务范围和营业额,比如“德隆”;
三、“大公司”不是地域的大小,比如“万通”;
而目前,较多发展中企业引以为豪的也还仅仅是这些。请注意!我举的这些例子,全是民营的本地成长的企业,不涉及限制行业和垄断行业。那么小公司与大公司的真正区别是什么呢?我认为,在于是否跨越了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三个门槛。
二、取决于用人的气度,这是小公司向大公司转化的关键。
小公司的用人一般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管用的人都是用与其同类的人,相同思维模式的人;
2.只用自己提拔的人,排斥“空降部队”,排斥外来的人;
3.用人标准太多太复杂,而且太多感觉式的标准。
这是中国企业总长不大的心结和农民思维的结果。要扩大事业的规模和范围,各级管理人员必须跨越这个门槛,要提拔新人,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否则领导力无法提升,因为我们的系统是封闭的,我们不可能产生新思维,我们便会逐级退步。
三、小公司与大公司的第一识别符号就是研发,以及运用研发找到各经营机构单位的内在统一逻辑。
Google,戴尔当时虽然小,但它们一定是大公司,研发走在最前面,内在的经营有着统一的逻辑关系。尤其是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发展的方向关键在于是否理顺了各业务线相互之间的关系。没有研发做支撑,没有找到内在相互紧密联系的内部逻辑,必将是小公司迈向大公司碰到的最大门槛之一。对待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科学技术的态度是决定公司未来的关键,明智而健康的企业定是欢迎、支持、实践、总结、提建议、再实践。
前一篇:关于“购买风险”的提示
后一篇:被忽略了的溢价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