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泛中的调侃与挤兑

标签:
时评杂谈 |
分类: 世事评说 |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区域发生地震,造成严重损失。影星吴京捐款100万元。然而,网上有人希望他捐出更多,甚至希望他捐出1亿元。
问题是:谁在网上留言,希望吴京捐出1亿?局外人无法确知究竟是谁在键盘上敲出了那些文字。我个人感觉:所谓希望中,包含着更多的调侃、挤兑,对于吴京本人、某种逻辑的“不怀好意”。当然,我的感觉不一定对。
一些人评论说:这是逼捐。言重了。没堵吴京的门,没拿枪顶着吴京的头,就说了那么几句话,对于吴京并没有直接的、实质性的影响,续不续捐完全在于吴京本人的决定,怎么能说是逼捐呢?
不排除一种可能:一些人出于对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的热爱而调侃、挤兑吴京,另一些人亦出于对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的热爱,却指责前者逼捐,批驳叱骂之。
当社会形成后,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都是相对的。关于吴京的捐款,涉及的首先是财产权。所谓财产权,对于个人、市场主体,通常指税后财产。税是变化的。在现行税率基础上,如果经全民公决,将针对高收入群体的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提高20%,就不再是吴京是否自愿多捐出1亿元,而是他必须多缴纳可能远超1亿元的税款。税依托行政强权征取。
富裕群体必须承担更多的道德责任;针对富裕群体设定非常高的所得税率,一直被许多人主张,中外亦然。另一些人反对这样做,但大体上能够容忍前者的主张。无论留言者出于怎样的目的,总之,只说了那么几句话就要被定义为逼捐,与之相对应,似乎必须将关于税率、税种的讨论与抢劫挂钩,认定主张高税率者就是鼓动抢劫,必须直接剥夺其言论、表决权了。特定个人、群体确实可以这样认为,但社会真的这样设定的话,却一定会崩解。
只要谈,无论言词上怎样规避,争论一定集中于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人生于世,所依赖、要求者在于此。社会之为社会,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于此。你说国家强大而仁慈,其强大,应具体体现于如何保护国民;其仁慈,应具体体现于公共福利的标准,它是否覆盖全国,是否能满足民众的朴素期望。离开了具体内容,无以谈国家的强大而仁慈。你说军人威武而温情,内中的温情绝不仅是对家人、朋友的温情,更是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真正代表民意的法律,绝不在任何时刻将枪口对准人民。离开忠诚于人民的前提,无以谈温情。
人皆有利己之心,人皆有追逐幸福的梦想,人皆有尊严之念,人皆有岁月静好、生活安逸之盼。只要谈,平等地谈,平等地表决,结果可能令很多人不满意,但一定有底线。
以我个人为例。我崇尚自由竞争、适度福利、低税收、小政府。我特别喜欢小布什时期,为推动废除遗产税,美国共和党推出的一句宣传语:把我在世上的所有,留给我在世上最亲爱的人。我喜欢渗透其中血脉延续,以为是社会发展、秩序稳定的基石。但我也能理解一些人对于贫富差距的极度恐惧,以及对于高税收、高福利的慈父式制度的热望。经大家平等协商、表决,纵然结果是高税收、高福利派胜出,只要落实为绵密的制度安排,保证高税收后果真能落实为高福利,尽管我个人绝不赞同,却也能接受。
关于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关于国家、政府、政策,现实问题的关键一直是能不能坐下来谈,能不能平等协商、平等表决,将真正的民意严谨为制度条文,明确为程序正义。
吴京们所宣扬的是一些很美好的词句,然而,离开了国家怎样做、如何尽一切可能做到最好才是真正的强大而仁慈,离开了军人的温情首先在于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真正代表民意的法律,却不免空泛至极,令人有逆反情绪。空泛之为空泛,未必是吴京们的本意。但当谈的原则、空间都不成其为现实的制度,权力会猖狂、悖乱、肆无忌惮,美好的词句既已空泛、不再有实际内容,却被高调宣扬,已沦落为权力的帮闲,对于渴望理想制度、美好生活者的精神侮辱。
许多人谈而无门路、途径,平等协商、平等表决全是镜花水月,无由参与建设,愈加逆反,从偶尔调侃、挤兑,渐渐发展为只剩下了调侃、挤兑。从现实制度的利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只剩下了调侃、挤兑。
关于吴京的是否应该续捐是一场非常小规模内的言论争议,实在很少人关注。我之所以有兴趣写这篇文章,也是因为看见了几篇正儿八经反对逼捐的文章。其中的道理都对。然而,在现实社会的运行过程中,如果谈的原则、空间狭窄,如果平等协商、平等表决不过是梦中的泡影,唯有英明决策与深入学习领会日复一日地演着戏,任何道理都是空泛的、没有实际意义的,何等美丽的词句都只是纯粹的修饰与强权者的自我表扬。人在空泛中,或者有意无意地成为权力的帮闲,或者失去了参与建设的可能与兴趣,渐渐只剩下了调侃、挤兑,无论前者与后者都令人伤心。
许多现实话题都越来越少有人关注,正是伤心人的自甘寂寞。纵然在调侃、挤兑中,热血渐渐冷了,理想渐渐破灭了,人渐渐苟且了,突然间警醒,想一想曾经的自己,想一想个人以及社会未来的迷茫,甚至会惶恐,但惶恐过后是更加的自甘寂寞,无边无际的寂寞。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乡下人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