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亦真亦假考道德

(2006-03-15 17:23:13)
分类: 世事评说

  个人的道德情操与价值观念的形成,当然与其所受到的教育关系极大,但对于单个学生,目前施行的教育究竟塑造了他(她)怎样的道德情操与价值观念,却只有天知道。一种固定的考试模式检验不出任何东西。或者说,考试的目的在于检验被考者的道德情操与价值观念是否合乎某一种标准,理论上说也是可行的,因为理论上每个被考者怎样想就怎样答绝不说半句假话。实际上,被考者一定是怎样能拿到高分就怎样答,填出的答案根本不代表自己真的道德情操与价值观念,还考个什么劲?诚如那些深陷于腐败泥潭的前大员们,当年风光得意时,不每每在台上教导别人要洁身自好吗?那个时候,谁能说他们不是正人君子,谁能说他们的道德情操不高尚、价值观念不正确呢?而事实证明,是真正不高尚、不正确。

  所以教育部公布的考研复式说明中的这一条规定: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实在是毫无意义。http://news.sina.com.cn/c/edu/2006-03-15/01439351153.shtml

  我不会天真到以为制定规则者真的希望通过这种考核筛选出品质恶劣的学生,我只是慨叹于惯形力量的强大。

  用不着考证从什么时候起开始考核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反正是好多年前就开始考了吧,即然好多年前就开始考了,那么现在也接着考好了,无论有没有什么实际作用,至少可以证明相关部门是重视这一方面的工作的。如果取消了考试,真害怕别人说本部门极不重视培养被考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这是我对教育部所以继续这类考试的原因分析。

  想起小时候,学校里开有思想品德课,每星期还正儿八经开两个课时,当然啦,那是低年级的时候,到了高年纪则课时表上还存在,实际上课却变成了语文数学。学期结束时成绩单上也有这门课的得分,不用考,班主任随便划个分数就成,总之不天天打架斗殴就没有不及格的。老师与学生都清楚,这门课,这个分数,玩儿呢。

  研究生考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一样就是玩儿,只不过,玩儿得象真的似的,不花好长一段时间背书是通不过的。搞不好,还真被这道门槛给绊住了。所以绊住,未必是思想真的有大问题,而是背书的功夫没到家。

  考道德,类似科幻电影中,在人脑中植入芯片,控制一个人只能怎样想怎样做,挺可怕的,那是一个何等恐怖的世界啊,天可怜见,我活不到技术昌明到如此地步的时候。至少在今天,任何人都做不到完全控制别人一定要怎么想,并抱有某种标准的道德情操与价值观念。其实管他怎么想,只要他不在实际行为中危害社会就行了。而扼制这种思想变成实际行为的最有力武器是法律,绝不是试卷。

  还是不要玩儿了吧,年年装得象真的似的也累得慌。还有惊人的浪费。甭说别的,节省了试卷,也相当于保护一大片森林。还有时间,无数被考者因此浪费的时间。那虚耗走的,可是人家的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