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等待上海男人打架

(2006-03-10 15:31:42)

      37日,周二,下午两点上飞机,去上海。一摞报纸,乱翻、狂看、娱乐版全部是奥斯卡。。。奥斯卡。。。奥斯卡。。。停!

   有家英文报纸说李安是这么开篇的: An Lee is the pride of Chines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and the glory of Chinese cinematic talent. (李安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是中国电影的荣耀。)要是我,说话就会小心点,《断臂山》不会在国内放映,想目睹一下我们的骄傲,唯一的方式就是去买个盗版碟,偷点“骄傲”的版税。还有,据我所查,“荣耀”的所有电影都不是中国人的投资制作,所以,也许我们应该反省,我们的“骄傲”和“荣耀”怎么全得靠别人发掘、培养?咱们说什么哪?老王没瓜,也能自卖自夸?

        下飞机,行李放家,立刻出门和上海狐朋狗友聚会,一个多月没来了,想!

八个人聚集在彤彤酒家,有人说,看见没有,朱伟和陈丹青要在博客上打架了。为什么?为什么?七张嘴都抢着问。两个人我都认识,都敬佩,都是我的上海大阿哥。有人解释两个大阿哥争执的事由:丹青前些日子极力推出他的恩师木心的书,而朱伟在博客中写了一篇评论,基本意思是说木心很过时。此后,朱伟又在他掌门的《三联生活周刊》毙了一篇丹青有关此事的访谈,而丹青前两天把这篇访谈全文放在他的博客上,并且标出“平面媒体可以转载”的字样。两个上海大阿哥要开始博客相扑,好戏啊!

 

   3月8日 周三

 

    早上醒来,擦把脸,倒杯咖啡,立刻上网,看两个大阿哥是否开战。

极其缺乏文学修养,丹青那篇访谈居然没怎么看明白,朱伟那篇到是足够白话,看懂了。然后开始狂找木心先生的文字和报道。终于,看到一个不太像他本人开的博客,上面有不少文章,还有他签名售书的照片。先看了一篇《上海赋》(一),基本意思是说上海人只看得起穿得讲究的人,虽然作者好像不太确定这是正确的世界观,但是这篇文章的大部分篇幅是讲老上海讲究穿的细节,而且能够大段、大段的朗诵各种面料。我的第一个反映是:一定把这文章给时装编辑,他们应该把这些面料全背下来。

 

    再回朱伟的博,看他是否出手,没动静,再想去看木心,一不留神,从网上滑下来了。

 

    下午,上海《新闻晚报》的谢记者和一位姓乐的朋友来我家,说是采访,但是结果是我们三个20,30,40的女人开始狂聊。谢记者20,是娱记,说起一个女作家,情不自禁骂她装逼,大家都觉得痛快。乐是30,大美女,穿得衣服连线头都是对的,是继承了木心老师拿不住是否正确的上海穿戴道德的女性,但是乐30可不是那种甜得发酸的上海小姐,,她经常在MSN上聊天时被别人感叹:哎呀,美女也能说粗口。因而决定,成立20,30,40女子粗口阻击小组。互相留下地址,策划小组下次活动。

 

    晚上,请了100多朋友看《无穷动》,我也是第一次在电影院看,我在银幕上一出现就把我从影院里给吓跑了。一直等到电影放完才回去。大家反映说还不错,比预计效果要好,有人用上海话说:“可以吹吹牛皮的。”但是也有朋友发短信说:没见过一个电影里有这么多丑八怪。

 

    几乎还是头天晚上原班人马,又出去喝了一遭。喝酒的时候大家说两边博客的看官们都在煽惑打架的事情。回家已经一点,又上网,朱伟大阿哥还是没有出手。想好了,如果开战,我庆战的博这样开篇:

 

       “朱伟和丹青可能要在博客上开战了,我以美国卡车司机等待观看两个女人在泥里摔跤的心情,期待着两个上海阿哥一轮又一轮秀丽而尖锐的文字。。。”

 

   3月9日

 

     中午,沈鸿非介绍我去跟他和林栋甫一起录制上海台的电视节目, 开播之前,大家叹息上海一个用方言说黄段子的艺人居然公开表示要改过自新了,又少了个乐子。节目是用上海话,我结结巴巴,三个人说得难得开心,连摄影和制片都笑出声来了,这沈鸿非真是个奇才,他脑子转得贼快,不管你说什么他都在拐弯抹角的地方等着你。走的时候忘了问,我那两个上海大阿哥有没有在博客上面出手?

 

    下午去找设计师吉吉,我们在一起策划一个好玩的事情,现在还不能透露。每次看见吉吉都有收获,他真是个伯乐,所有的中国设计师他都认识,真有好东西,牛得很的设计师,就在咱们身边,东西一点不贵!  外国媒体每个月都派记者来挖掘这些设计师, 吉吉一个一个给他们推荐, 可是要请中国媒体写点这些还没有红得发紫的人似乎难上天。媒体总是推说,没有知名度,不是国际名牌。我想一旦等这些孩子红遍外国,也拿个设计奥斯卡,我们的媒体就会开始说,噢!我们的骄傲!噢!我们的荣耀!这些设计师就会跟李安一样,从平面到电视到网站,从头版到娱乐到副刊,到处都是。可现在,甭想!

 

    正说得欢,张永和来电话,说他从美国回来,周末见面,也有个好玩的项目一起做,高兴。张永和是我认识的人里最有趣的一个人,他盖的房子,写的书,策的展,交的朋友,都好玩。是他介绍我认识王一扬,王一扬介绍我认识吉吉.唯一不理解的就是他盖的房子里面的卫生间全是蹲坑,愁死谁!

 

    该走了,去机场的路上朋友来电话,说和朱伟通了电话,不准备出手,要保持学术讨论的高度,不想下榻到娱乐境界。太扫兴了!

 

   晚上十一点,飞机降落北京,发现三天以来,我象等待戈多一样等着两个上海大阿哥开战。

   回来,赶紧写,不然明天找不找感觉了,现在是半夜两点,可以收笔,睡去了。明天上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爸爸的逻辑
后一篇:我家住在798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