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家自杀,是否是一种文化孤独

(2009-12-24 11:34:28)
标签:

莫书

                                    原创/莫书 首发新浪博客

有些人走了,我们仍旧记得

有些人来了,却什么都没有留下

 

近年来,作家自杀事件频频传出,尤其成为了一种怪现象。是否是一种文化的孤独?

 

作家选择自杀其实源于内心的企及与现实的差距。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外界所不能理解的。他们的思想往往超越现实,而在精神层次上是一种超然。但毕竟曲高和寡,常人难以领悟。他们的内心往往处于封闭与孤独的状态。然而他们对生活又有着强烈的追求和渴望,内心无处抵达,而现实又并非幻想的圣地,他们的内心敏感而脆弱。选择死亡来结束生命,其实是一种尊严。

 

很多人都在误解作家的死亡,认为他们其中大多都患有精神抑郁的疾病,但不能否认的是,许多作家的确患有精神抑郁,但精神抑郁并非是导致他们轻生的主要原因。死亡其实是他们选择另一种生活的态度。

 

作家和诗人。都是自杀事件的主角。在这两种人当中,诗人的自杀概率更甚之作家。是一种文化顶峰的孤独。他们写作,需要空间的一种封闭,同时又需要精神领域的唤醒。既要背离现实,又要接近现实,在写作中,会变换角色,甚至穿梭时空与现实,许多人都认为诗人是疯子,作家是傻子。因为对待写作的态度极致,甚至会很极端,从而导致很多文人都处于一种精神分裂的状态。正因为这样的状态,一个诗人才能写出美轮美奂的诗歌,一个作家才会有传世之作。

 

许多作家默默无闻的写作,而当他们选择死亡后,他们的作品骤然被很多人查阅,从而竞相阅读,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个作家,正因为死而引起关注,正因为自杀事件使他们“声名鹊起”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这是作家炒作的手段。殊不知,一个作家选择死亡,而即使死后作品再怎么受到推崇,也已经没有意义。所以,不要把作家自杀于炒作混为一谈。这只是一种偶然现象。

 

作家的思想往往很丰富,有着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文理,他们赋予文字鲜活的生命力,而这些字字珠玑的文字又代表了一种思想境界,文字源于生活,又要超越生活。虽然超越现实,但同时又具有指导现实的意义。一个真正的作家,不是靠手段,而是靠文字。不是靠炒作,而是靠思想。

 

因为在精神层次的停留太久,他们常常会陷入一种自我孤独的状态,或者说是陷入一种怪圈。他们的孤独源于对人生的期望过高,而导致与现实的疏离。这样的疏离愈久,对待生命的期许愈高,他们的精神即会陷入一种自我分离的境界。孤芳自赏往往是他们对待自己的一种误解。

 

记得三毛曾写过一篇《不死鸟》其中的内容:所以,我是没有选择的做了暂时的不死鸟,虽然我的翅膀断了,我的羽毛脱了,我已没有另一般可以比翼,可是那颗碎成片片的心,仍是父母的珍宝,再痛,再伤,只有他们不肯我死去,我便也不再有放弃他们的念头。  

我尤其喜欢这几句话,以此对我是一种警醒,的确我亦是写文字的人,虽然暂时的不能称作作家,但我亦有一种孤独,这样的孤独虽然自我可以派遣,我淡泊名利,因为文人自古皆穷的道理早已明澈,我不去追逐财富,亦没有任何负担,我热爱生命,更热爱我的父母,因为他们亦是我的珍宝,再痛再伤我都没有离去的理由,所以我亦是一只不死鸟。

 

许多作家的死亡的确令人难以忘怀,他们走了,却给我们留下很多。那些文字便如珍宝,是给我们的一种念想。所以我不认为他们离开,因为文字还在,他们依旧活着。

作家自杀其实由来已久,古代便有屈原投江,因为他的壮举,引起世人的关注,但自杀并非只限于作家行业,因为作家这个行业的关注度从而使作家自杀的曝光率更高。

 

自杀是一种文化的孤独

许多的作家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在内心都有一种暗涌。现实与作品的差距,精神与物质的脱节。他们的孤独令他们的文字有一种灵动,因为孤独,文字便是一种内心的抵达与说话。他们没有朋友,有的只是文字的寂寞与孤独。

千百年来,这样的孤独一直存在。文人自古皆寂寞。且不会殆尽。如今看来,无论是怎样的疏导都无法驱散许多作家选择自杀结束生命的方式。在他们看来,自杀有时代表了一种尊严。因为他们的思想已经到达某种高度,而且思维处于极度封闭的空间,外界很难介入,更无从疏导。他们选择自杀,只能报以理解,但不必去同情,因为他们的确不需要。

我在中学时代是十分钟爱作家三毛的,她的文字轻盈隽永,有一种鲜活的生活态度,的确打动了我。但她却选择用一条丝袜结束生命。她的来去都像一个未解之谜。不过那时的确是我不能理解的。直到我开始写作,对于文字的挑剔,对于思想的深入以及字句的推敲。原来,一个作家是孤独的。而真正解读这种孤独的只有作家本人。所以,我理解三毛的辞世,那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无所谓消极与积极。所以,我相信。

老舍投太湖自尽。诗人海子选择卧轨辞世。顾城自缢身亡。等等。诸如此类的自杀事件数不胜数。其中并非是一种偶然,亦不仅仅是一种现象,而是文人的一种文化孤独。高处不胜寒的无力,对于生命的无限期许,是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我尤其敬重。

死其实是一件可怕的事。因为死亡就像永久的处于黑暗,而黑暗是一种无穷的力量。暗藏杀机亦潜伏希望。 许多的不可知令人们对待死亡望而却步,我尤其敬佩那些选择自杀的作家,同时又对那些仍旧孜孜不倦对待生活依旧阳光的作家,他们都是令我倾佩的人。我不去评论选择自杀是否是作家和诗人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而是这种方式已上升为一种文化的孤独,一种超然于世的人生态度。仅此缅怀那些离世的作家。

           我参加了感动网络 评选2009年度情感名博 三分钟可以投一次票 点此投票 具体活动 此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