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TALK》 |
乘着歌声的间隙
问:想不到你还挺保守,“打死也不说”,那歌手们也没办法,只好老老实实看书复习了。那你总得告诉我们下一届歌手大赛的命题趋势吧?
答:哈哈,你太狡猾了,这不是逼着我透题吗?我可不能晚节不保。再说,下一届歌手大赛的命题人选还没有定呢,我说了也白搭。
问:假如还是你来命题呢?
答:那我会在保留这届命题优点和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对某些领域知识的考察:比如英语、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和计算机知识)、公益事业(如环境保护、扶贫、爱滋病防护等)、奥运会、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民族、民间文化),等等。
问:这样会不会太难了?
答:放心,还是高中水平或相当于高中水平的难度,不会跟歌手们故意过不去的。
问:那题目的形式方面会有什么变化呢?
答:肯定会比这次比赛的题目形式要丰富。
问:如果你现在是一名准备参加下届歌手大赛的歌手,怎么复习文化考核这一块的内容?
答:哈哈,又来套我的话了。我觉得最有效率的办法,就是把初一到高三的各科教科书都浏览一遍,另外,做一做最近三届的试题也是个好办法。歌手也可以从“全真试题”的实战演习中摸一摸我们命题人的路子嘛!有道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临时抱佛脚,胜过不抱呀。至于音乐题方面,要熟悉中外各种音乐的流派、风格、代表人物、曲目和乐器,其实一套专业音乐院校的教材就绰绰有余了。
问:我也听出来了,敢情你说了一大堆,歌手们还是省不了什么事,还得下苦功。最后,你对他们有什么寄语吗?
答:我要告诉他们有什么省事的方法,那才是害了他们呢!我想借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两句话,来对歌手们说说我的感想。第一句话是:“任何人都有可能在十五分钟之内出名”,歌手大赛本身就是一个造星机器,一位歌手连唱歌带答题,用不了十五分钟就能出名。但安迪·沃霍尔还有第二句话:“任何人都有可能仅仅出名十五分钟”,歌手大赛的平台再好,歌手的运气再佳,如果歌手本身没有后劲,那也不会走得很远。安迪·沃霍尔的话,再加上前面我引用过的严羽的话,一中一外、一古一今,合起来就是我想对歌手们说的话。
问:谢谢你接受采访。
答:别假客气了,有缘的话,我们下届大赛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