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皮卡的正确姿势

(2017-02-07 14:07:08)
标签:

杂谈

http://101.201.210.145/media/17577/098_1702_试驾_福特f150.jpg

  不同于中国,美国人把皮卡就称之为“Truck”,所以福特F系列Super Duty是Motor Trend今年评选出的“Truck of the Year”。“什么是raptor ?听上去像只兔子,F-150的入门级吗?”圣迭戈La CasaDel Zorro度假酒店产品讲解及晚宴时,我问Martin Gunsberg。Martin是澳洲人,福特亚太负责SUV、卡车和商用车的传播经理。他告诉我,Raptor英语意思是“猛禽”,是Ford Performance基于F-150推出的高性能版本,已经是第二代产品。上一代被叫做SVT Raptor,而SVT是福特北美Special Vehical Team的缩写,这一部门在澳洲被叫做FordPerformance Vehicles,在欧洲被叫做TeamRS,不过现在福特已经将其整合为Ford Performance单一品牌了。

http://101.201.210.145/media/17587/全新福特f-150-猛禽超性能越野皮卡_02.jpg

http://101.201.210.145/media/17582/wechatimg3.jpg

  试驾会一早,当一堆猛禽的零部件陈列在说明会现场后,福特汽车全球性能车首席工程师Jamal Hameedi开始了他的介绍:“F-150Raptor超越了前辈,他极其强悍、极其智能,同时也能力超群。”没错,和雪佛兰Silverado、道奇Ram相比,F-150就是美国皮卡届的一杆大旗,而Raptor就是旗杆头那个金灿灿的矛尖,2016年,这个矛尖全新换代了。2017款猛禽和上一代SVT Raptor相比,虽然依旧使用军用级铝合金车身,但更多高强度钢的加入让其不仅减重227公斤,同时,车身刚度也有所增加。Fox专用的减振套筒和上代51毫米相比也增加到76毫米,蓝色的涂装让人透过车轮,一眼就能看到其锋芒。新一代猛禽的外观另一特点就是中网,没有盾形徽标,而是哑光处理的“FORD”字样,配合前围下装甲和百路驰K02全地形轮胎,简直霸气到一塌糊涂。

http://101.201.210.145/media/17588/全新福特f-150猛禽搭载福特全新一代ssync-3车载连接系统.jpg

http://101.201.210.145/media/17585/独有raptor字样踏板.jpg

  当然,“霸气”是第一印象,但如何体现他并让这一气质不恶俗却是一门艺术。新一代车型的轮距较之前辈增加了152毫米之多,最小离地间隙也提高了51毫米。接下来,我们把车子旋转90度,看看这辆皮卡的侧面。F-150有三个车身形式Regular Cab、SuperCab和SuperCrew。具体到Raptor,只有后两个版本,来到中国后就只剩下SuperCrew了。我认为这个选择是正确的,虽然,Supercab的1 1排座舱布局紧凑漂亮,但四门双排的SuperCrew更适合中国国情,而且其轴距和SuperCab相比还增加了299毫米至3708毫米。有牺牲吗?其实对于越野发烧友而言是有些损失:SuperCrew的山坡跨越角稍有降低——22度(SuperCab为22.9度)。不过,两个车身形式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几乎相同30、22度。说完侧面,让我们走到尾厢,猛禽的尾部双排气管并非样子货,每一个前段都货真价实地和排气芭蕉相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尾厢打开后的人员上下方式,踏板不仅科学合理,扶手杆也有种类似权杖的体面。静态评价的最后,让我们踩着带“RAPTOR”字样的迎宾踏板进入车内,和国内SUV的迎宾踏板不同,猛禽的踏板不仅迎宾,功能性完全和其强悍的气质相得益彰。表面磨砂的铸造踏板不仅坚固结实,穿越过程中还能防止侧面障碍物撞击车门导致的安全隐患。

http://101.201.210.145/media/17590/提供包括baja竞速模式在内的6种预设驾驶模式的全新的路况实时管理系统.jpg


  虽然猛禽的电窗按键包了镀铬饰条,方向盘上出现了福特盾形徽标,但沃尔沃、路虎的味道还是能够轻而易举地被嗅到。而我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带车斗的揽胜”。当然,猛禽内部还是非常有自身特点的。前排座椅靠背处“RAPTOR”刺绣十分显眼;中控台四驱控制旋钮下方有个专有的“拖车”摆正辅助按钮;驾驶员头顶上方配有一排后装用品电源开关;最晃眼的地方就是方向盘后面那两个镁合金的换挡拨片。上面说的都是看得见的特点,还有很多看不见的变化需要真正开到路上才能体验出来,但除了SYNC 3。新闻稿里面介绍全新一代SYNC 3车载连接系统,除了能让用户通过简单对话式的语音指令操作车辆的娱乐、空调、导航系统等,还支持苹果CarPlay功能,带来更多互联的选择。当然,对于中国市场,不知道这套系统对中文的识别及运算能力如何,毕竟作为一款市场容量不大的进口车,太多的投入看上去不太划算。不过,中控大尺寸 LED多功能显示屏也算是个亮点,它可以将车身外部360度影像进行分屏显示。

http://101.201.210.145/media/17578/black_raptor_dunes_action_0184.jpg

http://101.201.210.145/media/17584/white_raptor_01_hr.jpg

  试驾的故事发生在圣迭戈Rancho Bernardo Inn酒店,一大早我们就拿到钥匙,简单说了一下,然后设定好目的地大家就开始了试驾。最初的一段试驾让我想到了中国2016年度车型——金牛座,在北京妙峰山的一段山路上,2.7升双增压EcoBoost迸发后带着我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穿梭。这和非承载的皮卡猛禽有什么关系?可能你会笑我,但最初开猛禽的感觉就是这个样子。从Rancho Bernardo Inn出发,我们往墨西哥一路开过去,最后绕到La Casa Del Zorro度假酒店。第一段试驾都是铺装路面,一路上我们路过沙漠、路过高山,还能远远地看着大海。一通蹂躏,紧急制动,猛打方向。说实话,我从没有过一种冲动,一种飞蛾扑火般的冲动——从公路上一跃而下奔向非铺装的地方,哪怕是岩石和荒漠。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同一试驾车的刘鸿仓老师也有种想去野地里撒野的想法。不过,为了准时到达并参加讲解和晚宴,我们没有去撒野,而是撒了点别的。不过,我试着去解释一下经过Ford Performance重新设计后,Raptor怎么成了2.7T的Taurus。Raptor使用了第二代福特3.5升EcoBoost汽油机,和上代6.2升V8车型相比,最大功率增加39马力,但峰值时的转速降低至5000转/分。扭矩的增加更为明显,3500转/分即可获得510牛米的最大扭矩(V8为434牛米4500转/分)。同时,与V6发动机搭档的是一款10挡的自动变速器,这个变速器不仅结构紧凑,配合分动箱工作,四驱系统也很强大。优秀的公路表现不仅缘于动力传动系统,Fox赛级减振套筒的列装也是原因之一。虽然,这是一辆非承载皮卡,但因为铝合金车体和高强度钢框架的有机结合,使得他在ON-ROAD的模式下行驶质感非常优秀,特别是我刚刚使用的Sport模式。

http://101.201.210.145/media/17579/dscf6512.jpg

  通过方向盘或者中控台屏幕左下方的旋钮,驾驶员可以调节地形模式选项——Terrain Management System。铺装(ON-ROAD)和非铺装(OFF-ROAD)各有三种:Normal、Sport、Weather、Mud&Sand、Baja、Rock Crawl。上面这些模式,熟悉福特探险者或者路虎揽胜的朋友都不言自明,不过除了Baja模式。该模式基于Baja越野赛事用车作为研发核心,其发动机、底盘和悬架系统的设定都按照Baja1000赛事真实路况调校,在应对高速穿沙或是深入地形复杂的无人区时能提供最为有利的摆脱能力,保证畅行无阻。关于Mud&Sand和RockCrawl模式,稍懂越野的车迷都知道,其实技巧和轮胎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猛禽配备了第二代百路驰KO2全地形特质轮胎,但如何把胎压降到最低且不发生爆胎呢? Ford Performance给猛禽设计了一套专门的17英寸锻造铝轮圈。和铸造铝轮圈不同,锻造铝有更好的金属韧性,同时加装凸起防爆外沿进一步让其成为攀岩终极利器(最低胎压可降至0.7巴)。关于效果?应该说他比一般的汽车在沙地上快了一些,在泥地里稳了一些,一般的攀岩他更容易上去,危险的攀岩他还敢上去……关于OFFROAD能说的也就是这些了,因为Baja那种100公里/小时在沙地平原上狂奔的感觉我目前还很难找到形容词去描述,这需要很好的视野,还需要很好的技术,更需要很好的皮卡(比如猛禽)。最后,告诉大家一个事情,猛禽量产版和福特用来参加Baja赛事的车型基本相同,除了必要如安全等方面很少的改装,发动机、传动系统和调校等均为原厂。

http://101.201.210.145/media/17586/全新福特f-150猛禽supercrew车型_17.jpg

  由于中国市场的具体配置和参数都还没有定,所以试驾报告能说的也就这些了。最后,我们大胆地猜测一下售价。探险者3.5T白金版大概是60万元左右的终端价格,揽胜运动版3.0T的提车价格是80万左右。综合考虑,70万元似乎是一个合理的价位,不过如果能够接近探险者,相信会更有诱惑力,况且二者消费群体不重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