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车迷的黑话里,喜欢把旅行车亲切的叫做瓦罐(源于旅行车的英文:Wagon)。虽然在欧洲“瓦罐”混的是风生水起,但是在中国却始终进入不了主流的圈子中。
其实旅行车在国内推出的时间并不晚,从标致505SW到桑塔纳旅行,在神州大陆早就有了旅行车的身影。但遗憾的是国人仿佛对这种兼具实用性与浪漫主义情怀的车型并不感冒,纵观中国车市唯SUV与三厢车独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车迷开始喜爱上“瓦罐”,在一些资深车迷论坛中,蔚揽旅行车的热度要比外界高出不少。
蔚揽旅行车的名字恐怕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但如果我说他就是帕萨特B8的旅行版大多数人肯定会露出释然的表情。这个车型我们无比熟悉了,即使你搞不懂PASSAT在国内的叫法,但是你肯定会认识他们。从帕萨特B2开始便已经进入了国内,我们称之为桑塔纳旅行,还记得小时家中的红色桑塔纳旅行也会被简称为桑旅。之后B6时期的低调性能狂R36,让扮猪吃老虎一词在车圈里火了起来。而B7时代的迈腾旅行版在国内悄无声息地出现,又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今,万众瞩目的基于B8平台的全新迈腾还未浮出水面,旅行版的蔚揽反而抢先一步出现在我们眼前。
看着每一代帕萨特的外观设计就仿佛在回味不同年代的汽车设计流行趋势,我认为B8版本是最具科技感的一代。扁平化的线条处理让整车看上去更具动感,即使我们试驾的是离地间隙更高的Alltrack版本,也能感觉到十足的运动气息。对于旅行车而言最美的莫过于车身的侧面,蔚揽通过一条极具张力的腰线贯穿了整个车身的前后,让侧面看起来修长又具有力量感。
尾部的造型也称得上饱满,全LED的尾灯,无论是造型还是亮度都完全不输“著名灯具厂商”奥迪。但是整体感觉蔚揽的尾部设计,规整有余而灵气不足,属于实用派的旅行车设计。
很遗憾,这次没有试驾到带有12.3英寸液晶仪表的高配版本,这块仪表盘可谓是B8内饰设计最大的进化。具体的功能近似于我之前试驾过的奥迪TT上的“虚拟驾驶舱”,通过方向盘上的按键就可以在这块超大的液晶仪表上来控制多媒体、车辆信息以及导航等功能。
除了这一大改变以外,例如格栅叶片式的中控设计和新的D行方向盘,都很难让我产生新鲜感。尤其是我们试驾的中配车型,中控屏幕两侧的银色装饰让我有些难以接受。
通常情况下我是一个对驾驶感受十分挑剔的人,在试车时找到驾驶感受的不足是我的一大乐趣。但是令人苦恼的是,在试驾蔚揽旅行车的过程中,我基本找不出什么瑕疵,当然这是以一辆中级车的标准而言。我试驾的380TSI
四驱拓行版车型(也就是Alltrack版本)采用了第三代EA888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220马力,最大扭矩350牛米,官方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成绩只需要6.8秒。要知道按照大众的一贯风格,实测成绩可能还会要优于官方成绩。
由于采用了DCC动态底盘系统,所以在不同模式下蔚揽的驾驶感受也有着不小的区别。舒适模式下,能明显感觉到悬架更加柔和,在面对颠簸和减速带的时候更为舒服,但是绝不松散。变速器与油门的响应也比较慵懒,深踩油门需要一定时间变速器才会有降挡的动作。而调整到运动模式下,整车的性格便有了很大的变化,悬架更为紧绷路感也会更强。油门的响应更是非常激进,轻点油门便会得到响应,而且不仅仅是声音的反馈,在速度方面也会有直接的提升。
这次试驾的四驱车型采用了代号为DQ500的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可承受高达600牛米的最大扭矩,也正是奥迪TT RS所采用的变速器。因为接触的时间并不算太长,我还没有完全摸清这变速器的脾气,但是迅捷的换挡速度和良好的换挡平顺性让我印象深刻。而且这台变速器十分聪明,能很好的领会我的意图,及时降挡和升挡。
作为一辆中级旅行车,蔚揽在常规模式下,行李厢容积已经达到了650升的水平,二排座椅放倒之后更是拥有1780升的超大空间。虽然没有加长轴距,但是后排空间相当充裕,长途旅行毫无问题,而且座椅的舒适性超乎预期。
因为四驱设计所以后排中间的凸起较高,如果坐满五个人,友谊的小船恐怕说翻就翻了。而价格恐怕是蔚揽的阿克琉斯之踵,29.98万元的1.4T车型确实拉低了入门门槛,但是对比2.0T的沃尔沃V60优势全无。39.98-43.58万元的2.0T车型售价直指奥迪A4 Allroad、C旅和3系旅行。如果价格再低一些,我相信蔚揽会有更好的销量。不过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和情怀,所以价格也许并不那么重要了。
文/王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