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出塞西行 感受千年走廊的脉搏
—— 张掖-嘉峪关-敦煌
“寰行中国”2015别克•中国文化之旅第二程起点张掖,地处河西走廊腹地,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明珠,看依依垂柳,恍惚间竟是烟雨江南的模样,而驱车行进40余公里,张掖丹霞,却又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奇幻美景。
张掖得名于汉武帝,由于其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并扼守连接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南北要冲,占据此地便可“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这里号称“塞北江南”,是河西走廊上河网最密集的地带,水草丰美,因此历史上又是多个民族王权的政治中心。张掖大佛寺最早就是西夏王朝的皇家寺庙,900年间,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华和衰落,也见证了佛教的东进历程。
西陲雄关 秦时明月
告别张掖,我们驱车前往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我们将试着穿越历史迷雾,触摸它的前世今生。
嘉峪关之于丝绸之路,如同一首诗中的惊叹号,这里有将士征战的豪情,有出关游子怅然回望,有商人们的滚滚财源,更有文化的交融碰撞,为这条“黄金通道”留下
浓墨重彩的一笔。明朝初年,明军与瓦剌蒙古在河西走廊形成对峙,由于朱元璋继承了宋代以防御为主的策略,又奉行茶马榷市、民族和解,因此明朝主动放弃了西域和敦煌,退守酒泉一线,并选择据南北高山仅数里,同时也是河西走廊上最窄的一处开始修建长城,并居中建造了占地2.5万平方米、巍峨壮丽的嘉峪关。清代以后,嘉峪关失去了战略前哨的作用,但由于它扼守咽喉,仍不失为军事重镇。进入现当代,由于长期的西部开发以及旅游业的兴起,嘉峪关的城市建设迅速发展起来,如今,已成为河西走廊上最现代化的一座城市。
丝路花雨 大美敦煌
有人说,没有到过敦煌,就等于没有领略过丝绸之路。丝路鼎盛时期,各种文化在此交汇融合,然后再东西传递。这里不但曾经商贾云集,而且也是汉唐时期的“时尚之都”。
莫高窟是敦煌的标志,也是值得每个中国人一生中必去的地方。就着微弱的光线,我们仿佛被带进一个光芒四射、剔透明亮的梦中。历史通过颜料、画笔、雕刀复活了,岁月幻化成满窟的浓彩重墨,从一幅幅壁画和一尊尊造像上,我们叩到了历史的脉搏。没有楼台烟雨,只有关河冷落;虽然风沙肆虐,却有飞天曼舒广袖的典雅;质朴和高贵,雄放与精美,在敦煌绽放出绚丽且魅惑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