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汽车族杂志
汽车族杂志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058
  • 关注人气:2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吉利如何养大沃尔沃

(2010-08-11 09:49:49)
标签:

汽车

分类: 社评

沃尔沃虽然不是中国品牌,但它现在是属于中国汽车企业的品牌了,这多多少少都会让中国人激动并自豪一下。

http://www.motortrend.com.cn/News/UploadFiles_5747/201008/2010080516413696.jpg

从商业角度看,总共15亿美元(13亿现金和2亿票据)买下超过80年历史的沃尔沃汽车,这到底是不是一桩好买卖还不能下定论。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而言,吉利此次的行为意义非凡,应该算是里程碑。撇开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历史不谈,只看新中国汽车工业史:从苏联援助到自主造车,从购买技术到收购品牌,从合资车型统领江山到自主品牌强势崛起,我国汽车工业已经从零开始迅速突破1000万。如今吉利并购沃尔沃,使得中国诞生了第一家跨国汽车集团,并拥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知名的豪华汽车品牌,中国民营制造业也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大手笔的海外并购。
    我不清楚李书福在签下一纸合约的时候究竟是怎样的心境,而且估计除了他自己以外也没人能体会到,但是我想他当时的心情和我们平常的购买行为有共通之处。当我们看好一样东西并想拥有它时,无论过程多么艰辛,我们都愿意为之付出劳动,并享受那“美妙的”过程。终于有一天,梦寐以求的东西牢牢地握在了手里,而我们却开始犹豫、茫然:这个东西我真的需要吗?付出了那么多值得吗?我要拿它来做什么?我该怎么让它发挥最大作用?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件事也算是百般周折,历时两年多,直至尘埃落地那一刻,李书福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但又立刻反弹得更高,因为如何把沃尔沃品牌做大,同时做强吉利汽车,这才是收购行为的关键所在。

 

品牌形象
    品牌代表着溢价能力,品牌附加值往往占据着产品的大部分利润空间。提起沃尔沃汽车就让人想到安全,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安全性是沃尔沃的核心价值,吉利一定要坚守住,但是除此之外,吉利也要为沃尔沃寻求新的品牌诉求。之所以沃尔沃在中国市场并没有取得像奔驰、宝马那样的突破,这与它一味强调安全不无关系。对于汽车产品来说,安全性确实重要,但是在购车时将安全性作为首要条件的消费者占比很低。与其将安全作为某款产品的卖点,不如说这是产品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也就是“标配”。所以,沃尔沃可以在品牌诉求上淡化安全,多一些更加感性的形象。
    同时,吉利要保持沃尔沃的高端品牌形象,甚至要做得更强,避免受到吉利品牌的影响。

 

营销渠道
    沃尔沃一定不能和吉利旗下的其他品牌放在同一个渠道销售,李书福也一定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截至目前,沃尔沃在全国的经销商网络共有88家,其中包括4S店、城市展厅以及维修站。从数量上看,销售网络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同时也要覆盖更多的城市。
    在品牌建设方面,要增加沃尔沃的曝光率,加强市场活动的力度,以更加丰富的感性形象对消费者进行再教育。

 

人才大杂烩
    人才储备对于一个“跨国”汽车集团来说尤为重要,已经确定的管理团队名单简直可以用“奢华”来形容,每个人都拥有深厚的背景,足见李书福对新事业的投入,但是跨越文化的融合仍然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中国对于沃尔沃来说是最大的市场之一,因此本土化人才的需求将猛增,这些人才将独立服务于沃尔沃品牌,其中营销类和技术类精英的储备刻不容缓。从小处看,这些人才的培养是为了吉利集团的国际化,如果着眼于我国汽车工业,那么新沃尔沃或许能成为培养国际化汽车人才的一片沃土。

 

将来要实现的,一定是让沃尔沃在中国的土地上生产,这样就能够让更多的本土人员参与其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消化、吸收沃尔沃的先进技术。这些技术不一定非要直接应用到吉利其他品牌的产品上,而且这些品牌也并不需要,但是我们还是要将技术掌握到自己手里,然后融会贯通,转化为我们自己的竞争力。
    李书福语:福特收购沃尔沃,是把他当“儿子”,所以没搞好,吉利是把沃尔沃当“兄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