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能用到多少直播营销?

(2016-09-18 23:17:00)

  “一种新媒介的出现,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一书中写道。对这一点,做Marketing的体会尤深,电视到互联网、PC到手机、微博到微信,每一次的媒介变革都带来了一场营销革命。

  那么问题来了,直播会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媒介吗?它的核心优势在哪里,能为品牌带来哪些价值?广告主打开它的正确姿势又是什么?……像面对以往那些新事物一样,品牌们矛盾地纠结着,对直播兴致勃勃的同时又疑虑重重。
  直播究竟有多火?

  网红、明星、创业者全都中了它的毒素人为它疯狂,一夜爆红、爆富不是梦才华横溢的就不说了,歌声美舞蹈6笑话高手电竞达人……但凡有个一技之长,在直播平台上月入百万、千万so easy;

  没特长的普通人也能在这个世界里赚个盆满钵满:韩国少年直播吃饭每天收入过万,游戏主播大睡三天三夜躺着挣了7万,河南城管手机直播执法变天点击破2万,甚至是看别人写代码这种对多数人来说无聊至死的内容也有 6 万用户围观……总之,万事皆可直播。这些普通人慢慢修炼成网红,是直播大军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但由于部分人选择了擦边球的邪路,因此一直笼罩在卖肉经济的阴影之下。随着监管政策收紧,网红行动受限,明星群体又迅速补位,他们视直播为最时髦的宣传方式:

  王宝强新电影《大闹天竺》的发布会遍邀20家直播平台,随便打开一个主流移动视频app都可以看到他跪谢冯小刚、陈凯歌的画面;刘涛不仅为网友直播《欢乐颂》发布会的现场实况,还演唱了自己的新歌《说不出口》,观看人数太多一度造成瘫痪;刚刚过去的儿童节,刘烨携一对儿女上直播,两个小家伙唱歌、跳舞、画画、武术,50分钟的才艺汇演了收获了惊人的2300万围观。

  还有姚晨直播做饭、蒋劲夫直播跑步、周杰伦直播打游戏……这年头不上直播,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娱乐圈的从业者。明星通过直播自己的公开活动或个人生活,得以将更多层面展现在粉丝面前,既满足了他们的崇拜心理,又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感。

  每隔5秒就有一款新的直播应用诞生,且创业公司与巨头一同蜂拥而上——BAT、360、小米、陌陌、微博……所有你听说过的互联网公司要么推出了自己的直播平台,要么考虑在原来的应用中增加“直播”按钮。

  有人的地方就有营销,汇聚了如此庞大人群(尤其是年轻人)的直播平台自然也成功引起了广告主的注意。具体该如何下手呢?

  在线的主播千千万,“有明星”显然是一个不错的理由。今年戛纳电影节上,欧莱雅全程直播了巩俐、李宇春、井柏然等几位代言人在戛纳现场的台前幕后。带来的直接市场效应是,直播四小时之后,李宇春同款唇膏欧莱雅天猫旗舰店售罄。还有吴尊推荐惠氏启赋奶粉,1小时直播达成120万交易量;柳岩与聚划算合作,打包推荐面膜、吊坠等七种女性必须品导致销量大涨等等。

  明星效应向来强大,特别是直播正进入平民化阶段,有大牌明星出现一下就能抓住眼球产生轰动效应,而且导流能力强,能为品牌带来真金白银的销量。不过这种玩法的劣势也显而易见——大部分明星的直播都局限于片场间隙、后台化妆间,并无充分准备,只依靠“现炒现卖”,能留下来的话题不多。按照眼下品牌在直播上消费明星的速度,大众的猎奇心理很快就会满足,审美疲劳也就不远了。

  除了请明星吆喝的“直播版电视购物”,国内企业触发直播这项技能的另一种普遍姿势就是发布会直播了。比如小米。半个月前,小米抛弃御用的发布会场地,第一次举办了一场纯在线直播的新品发布会。在某个小米办公室里,雷军通过十几家视频网站和手机直播APP,发布了其传闻已久的无人机。最有热点的是,发布会的主角——那架满载希望的无人机在试飞过程中突然下跌炸机,现场一时混乱非常,而且视频里传出“卧槽,切断直播”的叫喊

  线上发布会好处多多:首先场地、搭建费没有了,省掉一笔开支(尤其是乐视这样一天一场发布会的大户);其次覆盖的米粉广了参与度也提升了,每个人都可以留言向雷军提问;而且作为国内“第一次”纯在线直播的新品发布会,这事儿还具有事件营销的资质。

  然而发布会直播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最大的门槛是出任主播的企业CEO的临场能力。毕竟不是每个老板都像雷布斯、罗永浩似的嘴皮子溜,自黑、他黑得心应手,连听3小时都不觉得烦。

  对C端来说,万事皆可直播,这句话放在企业营销上同样适用。既然公开的发布会可以直播,那么那些不公开、半公开的企业活动,是不是也能进入直播的镜头前呢?我们的国外同行已经有了一些尝试。

  3月,以性感著称的CalvinKlein在Twitter的直播平台Periscope上,直播了它极具标志性的2016秋季广告大片制作全程,包括选秀、幕后花絮等。“所有镜头都通过GoPro相机和iPhone完成,你会觉得很真实,很原始,很自然。”,CK首席营销官认为,实时直播则不容易修饰,因而看起来更加真诚。去年9月份,Burberry的秀场直播还是在阅后即焚的Snapchat以图片方式进行的。另外一家,虽然是老牌B2B企业,但是百年来一直走在营销前沿的GE,这次也做了直播营销的吃螃蟹者:去年7月,他们推出了一场为期五天的无人机直播,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在五个不同的地点对五项业务现场(比如如深海钻井、风力发电)进行全方位扫描。同时,GE也在社交媒体配合解答了观众诸如“工人们站在百米支架上工作如何克服恐惧?”等好奇探究,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和公司的兴趣。

  社交时代,营销强调说人话、拟人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