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想主义的天真理想

(2014-06-23 23:19:58)
标签:

财经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新闻:“谷歌为培养女性编程人员投资5000万美金——谷歌为了提升员工招募女生率,执意要去改善女生对计算机科学的想法。为此,“Made With Code”教育女生编程序的项目,谷歌公司投资了 5000万美金。上个月谷歌公布在它的技术部门的雇员中只有17%是女生。该现象不仅将影响谷歌,但是也将牵扯到位于硅谷所有的科技公司。”

  我看到这个新闻时,首先是从商业角度思考了一下谷歌所有的运作可能性。然后觉得:有品牌效应、有隐形广告效应,有公众眼球效应……等等。但5000万美金,和这个网站上的一些小心思:“提供面向女性的编程项目、故事、资源等。该网站总共提供了13个编程项目,其中一个项目让女性用5至10分钟时间通过代码来设计自己的手链,这个手链随后会被3D打印出来并寄给她们。”总觉得,这还是更像一个彻头彻尾的行业公益投资。

  很多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都会在社会公益上尽自己一份力。这份心博洛尼也做。我们种树,北京武汉几千亩的树林,每年都在不断种。因为从本源上来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消耗木材的,所以我们自己种树,保证被消耗树木应能吸收的二氧化碳,不会成为溢出型的排放,而是能因我们的行为仍旧被吸收,不给自然增负。

  但是,涉及行业时,实话实话,我们通常会更谨慎一些。社会公益更多是一种回报和责任,与自己切身利益关系反倒不是很大。而因为灯塔效应的关系,行业公益性质的投资有些时候会影响到企业的策略环境。所以你看,虽然在“蛋糕越大大家分得才会越多”问题上所有人都是有共识的,但灯塔效应影响下,不自觉就会希望把蛋糕做大的人是别人。企业当然会有推动,而实际上自己的干货也会植入很多。这无可厚非,事实上很多行业推进,也是这样在博弈竞争中,螺旋式上升的。经济社会和消费时代下,这种竞争是很良性而正常的,每个企业都有机会和空间,凭借领先一步的策略赢得市场关注。

  所以谷歌这种事做的,就让人发自内心的赞赏。

  在这个项目下,可以植入很多企业、活动、营销的内容。但大家都是每天做这些已成家常便饭的,仔细一看,就知道谷歌做的事情与付出的精力,如果只为这些,纯粹属于大可,和远超想象不必的范畴了。

  以前聊过,企业对客户这个层面,要有一星酒店做到五星服务的魄力,这样才能现象级的服务,超出顾客预期,给顾客足够惊喜。这是企业服务客户的方向。那么客户认知企业的方向呢?伟大企业创立的源动力,绝不是为了赚钱。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做事业,与更多人聚集在他们身边消化一项事业,一定是因为那个天真味儿十足的“理想”。

  理想主义不是企业的常态,但理想是一个企业的必须。人们滋滋乐道的是谷歌对员工的超五星待遇:现场理发、汽车加油,医药健康检查,有补贴的健身课程,电影专辑和讲座,各式各样的兴趣小组,遍及湾区的班车服务,社交和家庭聚会,施密特这些超级高管经常会参加的每周五的“市政厅”和闲聊聚会,为某人对公司做出的贡献以及对购买混合型车的丰厚现金奖励。而对它的用户群来说,谷歌代表的是互联网和技术宅的一个梦想——在他们所有的发明创造和所作所为中,你能看到的是正确或错误的商业选择、不管对错只为更酷更有思想更向上的理想选择。

  这对用户来说,是与企业共同完成一项使命的荣誉感。这是理想能赋予人的最高精神享受。在产品中获得满足,与在共同追求的道路上获得满足,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比较。

  有人说,这是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一定年销售额,一定社会影响力后才会去考虑的问题。我们刚起步,不求改变世界,自己能吃饱穿暖就OK了。到我们也有这实力的时候,自然会做得更好。但是,谷歌在有今天的市值前,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很多企业在有了一定规模后,也没有做这些的兴趣。发心的初始,会给企业注入不一样的动力。而目的始终未靠向一个天真理想时,今后也很难并线。这个世界需要很多“不为改变世界”而存在的企业,庞大的群体形成了我们正常的产业链和商业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就。然而我们始终需要理想来刺激最深处的神经——何况大智若愚,这是最核心的客户粘着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