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米兰归来(1):绿化的西方

(2014-04-23 15:13:59)
标签:

文化

  昨天参加了新浪家居的米兰家具展分享会。其实说得夸张点儿,自从这个世纪开始,每年的4月,米兰家具展就是我生命中早已经固化的一个生活方式。

  在一开始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习惯,因为惊喜无处不在。昨天戴蓓有句话说得很对,最初真的是去朝圣的。而且每年朝完都有新发现,让自己感觉又有很多圣被挖掘出来。毕竟现代生活方式,我们落后了欧洲至少五十年。从零起步,有太多东西需要我们追赶。

    2014米兰归来(1):绿化的西方

  但就像中国虽然落后现代社会一百年,却总能看到“我们用十年完成了某某国家一百年的发展历程”这类话。后来者有足够的经验教训可以学习,再和先行者是一个步伐频率,只能说明你自己没做好没做对。从最初的满大街都是圣,这边朝完那边朝,到现在每年还是米兰,还是这个时候,还是有外国厂商不让中国观众进,国内还是有不少在山寨老外的产品。可我们自己的设计师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周边展、设计周,我们的厂商已经不光是学习,越来越多地在收购、合作(还开过玩笑;不让中国观众进的厂商,不是怕自己的设计师被挖走,就是怕自己的公司都被一锅端收购)。单纯就展会来说,头一次看到真正的国际大牌产品,惊掉下巴;第二次看,还是感慨;第三次,嘿,果然今年是朝这个方向走的;第四次,今年看哪些品牌?那些小众的太前卫不好商业化,档次不够的牌子抓不住流行趋势,应该找真正的大牌,吸收成熟灵感,制作大气产品,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上做到最好平衡。

  因为毕竟,一年一年地看,你看到的都是新鲜感。十年十年地看,就看到了趋势。如果放在百年维度上,就又看到了规律——人类历史也是这么一个发展历程,你认为很新奇的过程和变化,其实很多都在历史上某一个结点出现过。米兰展也如此。

    2014米兰归来(1):绿化的西方

  说到今年,很多媒体和行业朋友问我设计上的趋势。趋势还是有,而且比较明显,就是全球流行都在向绿色、自然这个范儿漂移。国内追随西方最久的风潮是奢华。从厚重的古典,到材质色彩线条勾勒出的Art Deco,奢华风统治了中国90%的豪宅、商建。去哪儿看不到罗马柱水晶吊灯大理石地砖,就不够高大上。这种审美观的一个源头就是我们觉得西方都是好,西方的哪儿学呢?好莱坞电影,旅游胜地。其实西方家庭和一般商业空间早就不这么夸张了。比如太厚重的古典,说白了很多是给特有钱的土豪和东亚人、海湾富豪们看的,因为并不太适合居住,时间长压抑感会较强。但现在呢,西方的展览展示都不做这一块儿了。第一他们的生活状态越来越明晰,偏向自然舒适。第二他们也意识到以前人傻钱多速来的地方审美观渐渐理性,喜欢成熟和生活化美感的新一代都市领袖越来越多。所以米兰一个很重要的符号,就是绿色化、自然化。

  而这种自然也更加有东方的风格。最近几年的米兰本来东方自然风格的设计就越来越多。Kenzo就曾用牡丹红、玉蜀黍釉、郁金香黄与牧草绿的日式禅风征服欧洲。Armani Casa这些跨界大牌也对阴阳、太极、绿色等元素情有独钟。但今年,自然、低调、清新的风潮已不再是部落文化型的亮眼点缀,而成为全场方向。随着经济的愈加倾斜,东方审美观应该会越来越征服欧洲世界。其实这点日本已经做得非常好,将禅意国际化,打入西方主流文化,和古典现代这些西方固有审美哲学分庭抗礼。现在欧洲人对东亚的设计感觉,就是很国际化的日本,和很神秘化的中国。我们还没做到用合适的设计手法表达自己文化真正核心的东西,这是需要向日本继续学习的。

    2014米兰归来(1):绿化的西方
    前两年Kenzo就有的风潮

  西方世界毕竟还控制着审美趋势和流行风向,这些不是我们说“不跟你们玩儿了,我们自己流行自己的”,就能闭门造车的。所以米兰还是有值得我们追随的地方。不过切近,世界的经济重心每一日都更加向中国倾斜,不讨论艺术这个问题的话,那么设计就是实现商业的一个手段,而不是全部。我们在米兰,或者更大点,整个欧洲市场,其实还能看见更多产业级别的问题,这也是我想跟大伙儿就“米兰展”这个大话题继续聊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