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居 |
分类: 艺术·家居 |
厨房曾经是中国与世界家居生活方式接轨的缘起。那已经是十多年前,我在展会上第一次见识了世界最好的整体橱柜、整体厨房到底是什么样子,瞬间意识到中国是多么无与伦比的落后。我当即偷师意大利,参观学习了这个国家几乎所有橱柜店后,第一个将西方整体厨房的概念引入中国,打造了“生活在厨房”。于是,从一排火眼儿的灶房到几家你方用罢我炒菜的公用厨房,到装上90年代我们的科宝油烟机就算一个能做饭地方的空间,开始高速融合于西方生活方式。
中国的厨房什么时候成为开放式?什么时候有了中心岛台?什么时候有了吧台吧凳?这十几年里,我们都在见证着这些改变,而且为不同生活方式的人设计着厨房。共同点:造型越来越前卫,设计越来越时尚,功用性更是从纯粹意义上的烹调场所转变为生活交际空间的延伸。还有一个就不那么美好了:消费者开始对厨房产生了恐惧心理。
油烟漫天的时候咱们最多也是怵头,何谈恐惧?究其根源:甲醛。这东西用途广泛工艺简单,数十项工业都少不了它,尤其是人造板工业。但就像几十年前没那么多癌症患者一样,时代变了,任何东西一过量,都会引起连锁的质变反应。我们的环保研究课题组5年来的一个调研数据:40%的癌症患者、70%以上的不孕和胎儿畸形都与甲醛形成的危害有关;90%的儿童白血病根源在甲醛。而其实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发布了153号公告——甲醛致癌。
具体到家居生活里,哪儿的甲醛危险最大?很遗憾,就是厨房。四大原因:第一,厨房是湿热环境,这会让甲醛的释放率比正常空间高1.5到2倍不止。第二,装修时候,有害气体60%都来自木作家具。哪儿的木作最多?厨房。没什么人不要厨柜,或是厨柜全用不锈钢的吧?第三,厨房里板材的装载量是普通空间的3倍,甲醛释放量也远高于普通空间。第四,甲醛的释放周期足足有8到15年,特别是厨柜中储存的一般都是面粉、大米这些吸附性很强的食物,甲醛会通过污染食物,进而一直危害着人体。一个厨房,能有多少甲醛?在我们的调查报告里说了,国家级甲醛排放标准,E1级标准下,三平米的人造板,需要一公斤甲醛来合成粘合剂。放在厨柜上,就是一套约3延米厨柜,甲醛用量能够达到4-10公斤。而上班族还好,一天在居室内的活动时间也就占全天的50%,可免疫力并不强的老人、孕妇和儿童,在居室内活动的时间能达到80%以上,他们成为高危群体,对我们来说,比自己更危险和揪心。这所有数据摆在这儿,还不够让人恐惧么?
时尚界总会循环往复地隔一段时间,就信奉“环保的才是时尚的”。不过大模儿顶级设计师Party宠儿们身上穿的手里提的环保与否,都不会影响自己健康,只是对取材制造环节来说,是否环保而已。比如不用皮草,用纸取代塑料。而家居设计则与每个使用者息息相关——如同北京的天气一样,真要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了,甭管你地位高低,赚钱多少,全都跑不了一块儿吸尘土。家居中的环保也如此,是可悲的公平,且必须改变。
这次博洛尼声明整体厨柜的甲醛排放,没到超国标三倍的标准,全额免单,有人说我旧事重提,也有人说吆喝大动静小。我觉这就是行业惰性。当全行业都满足于不违法不违规、消费者不能靠规章维权,卖出去的货高枕无忧时,慢慢就变得没人去花成本进去、革新。这是一种慢性死亡的节奏,不论对消费者的健康,还是行业的未来。国务院发布会上,总理有一句,就是要让明规则战胜潜规则。中国文化不是市场化的,是江湖化的,这让很多人可以暂时赚钱,但在信息越来越共享的今天,比失去专业威信更可怕的是失去企业威信,比失去企业威信更可拍的是失去行业威信。我敢提,就要改变旧习,不给自己留后路,付出成本来做到。我不提,大家混吃等死,像牛奶一样坑我们自己的下一代。我相信对标准与陋习的挑战者,能成为破局的力量,能在行业真正成熟和拥有良性生态上出一份力。
前一篇:理性也丰满
后一篇:一块板材好过国标3倍底气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