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艺术·家居 |
当代中国,最能赚钱的法子,仍是在一个领域找准资源与渠道,不断地复制、重复、量产,以规模化获得巨额收益。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市场,仍然极不成熟且空间巨大。把一个东西做深,远没有做大的效率高。
可惜,这不是我希望自己赚钱的法子。我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无止境的重复有着天生的抵触感。博洛尼开始做家居、做体验式生活方式时,我说我们要“做什么颠覆什么”。谁都能做,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的领域,做来没劲,无可无不可。而且这些领域门槛太低,竞争压力巨大。只有我才能做的事情,不论从商业还是个性而言,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创意、设计、时尚,给了我这样一个空间。我希望自己是个破坏者、创造者,然后是继承者。而不是复读机或者流水线。
二十年来,我一直在颠覆的道路上前进着。《蔡明
7姿16式》这本书,就是一个破坏的小结。小结而已,肯定不是人生商业总结,我还刚上路,离回顾峥嵘岁月远着呢。我的破坏原力,来自于时尚本身。时尚就是最具破坏力的三件事物之一。第一是战争,昏天黑地,枪炮核弹。第二是革命,翻天覆地的价值观变化,击碎阶级与文化习惯。但这俩都没时尚可怕。战争打完,社会还会继续发展。而且我要和谁战斗,这是有指向性的,不杂乱。革命也有序,是单方向的,我要革谁的命,革成什么样子。而时尚呢,它的破坏力是无序的、混乱的、巨大的。你根本不知道它要往哪个方向破坏。它破坏传统、破坏价值观、破坏审美观、破坏人体生理构造(勒腰与裹脚,丰胸与去脂)。而且,时尚还是陷入轮回的恶魔,每过几十年,就卷土重来,再展魔力,让世人陶醉,继续甜美的毁灭。
时尚和人类这个物种如此相似:不断摧毁自己,又在毁灭中新生。破茧新生,不破不立,都是对这种破坏力量的描述。时尚、创意、艺术的破坏行径,就是人类满足自己好奇心,与追逐美的过程。《蔡明
7姿16式》这本书里聊的内容,也在破坏着无数我希望能够重建的东西:
生活方式可以打碎重来。因为我们早已习惯单一价值观——货币符号崇拜的生活,这使得我们的幸福感与满足感越来越难以被满足。而找到自己的内心真正所需,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享受生命的形式也许就豁然开朗。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我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但如果梦想是赚钱,那必然不会为流浪花光所有积蓄;如果梦想是流浪,你赚到的钱永远会够花。
对家居装修的理念可以重置。当代中国人要装修房子,问的不再应该是“怎么便宜”、
“怎么显贵”、“什么风格看起来洋气有档次”,而应是“我内心需要什么”、“什么风格适合我”、“怎么才能开心舒适”。金钱数量几何增长的同时,中国人的居住幸福感无限下跌。房子不是给别人看的,是给自己住的。所有希望享受美好家居生活的人,都需要一个最贴近内心真实所需的参考坐标,来决定这个陪伴自己最长时间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
对时尚的理解可以更新。时尚不是对一本杂志、几个网站、几套节目中可以COPY到的穿衣装饰。这些都只是“流行”,而时尚实际是一小群人,对生活方式遥遥领先的把握。时尚永远是由小众最先提出的产物,当被大众广泛应用流行之时,也便是始作俑者逃离之际。。时尚是不同,但光“不同”无法算时尚。你追求颓废、追求蒸汽朋克、追求自己的思想、生活方式,都没问题。把这些通过服饰、行为表现出来,你就不仅是“不同”,而是“独特”和“时尚”了。
对设计的看法可以变化。设计不是纯粹的艺术,也不是纯粹的商业。设计的任务,就是启迪客户的审美,让真正的美能被普通人使用、被所有人了解。设计师不是艺术家,不会我管你的审美是什么,我连我自己的审美都不管,只要这个东西能刺痛我的心。他们遵循着商业规律,以灵感爆发为客户提供情感服务,换取自己的报酬。艺术未必所有人能够理解,但美,可以被所有人类理解。
前一篇:最尴尬的艳遇之旅
后一篇:乔布斯:天才的设计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