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空间大智慧·建筑师的32平米四居室

(2007-06-12 12:27:34)
标签:

博洛尼

蔡明

设计型酒店

张志强

香港

分类: 艺术·家居
  上回说到,香港建筑师张志强先生进了老蔡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展示大作《Hotel As Home》。每年120天在酒店渡过,七年来精心收集的37家设计酒店观感,从伦敦的Hempel到布达佩斯的Gellert,从威尼斯的Des Bains到马赛的Le Corbusier,从纽约的Hudson到曼谷的Metropolitan。《Hotel As Home》这本书其实是张先生的旅行日记,中间更多的是对于如何设计一间酒店的思考与探求。而且我们俩一个习惯:婉拒代定酒店,自己溜达来溜达去找好玩儿的去住。先来看图,关于《Hotel As Home》。
 
小空间大智慧·建筑师的32平米四居室
 
小空间大智慧·建筑师的32平米四居室
 
小空间大智慧·建筑师的32平米四居室
 
小空间大智慧·建筑师的32平米四居室
 
小空间大智慧·建筑师的32平米四居室

 

  现代人的生活像上了发条,啃着面包挤着公车读着报纸之余还要发着短信听着股市想着工作,短平快的节奏让你想左右半脑同时干两件不同的事。出差住酒店是为了休息,如果同时再能感受各种设计自然一举两得。虽然不管对于张先生还是我,都有工作所需的原因,但也算结合到个人兴趣了。

 

  就像这本书的中文译名:《酒店·家的感觉》。这两者的区别已经越来越模糊。“鹿特丹的Hotel New York舒适之余还散发强烈历史感;阿尔卑斯山南部South Tyrol的山上酒店,四周除了青葱树林就是蓝天白云,仿如置身天堂;冰岛Hotel 101的冰清冷调,加上冰岛蓝蓝的Blue Lagoon,是仅此一处的独特感;在日本福冈的Hotel IL Palazzo追忆建筑大师Aldo Rossi的微型城市;马赛的Hotel Le Corbusier……”享受着这种旅行生活,也是不能经常享受家中温暖的一点补偿了吧。

 

小空间大智慧·建筑师的32平米四居室

最近距离观看张先生自己的32平米。

 

  说到自己的家,张志强先生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室内设计课。张先生的家4米乘8米,32平米的面积就像一个酒店房间,比一般人的小了不知道多少倍。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空间里,他可以自如地开一个十五人的Party。他室内的几乎所有非承重墙都装上滚轮可以四处推来推去改变空间,每个房间都可以被隔开、被扩大。不仅墙,电视也踩上了风火轮在卧室、洗手间、客厅四处游荡,房间里任何角落都能看电视,张先生戏称他的房间比世界上所有酒店都要高档,因为最豪华的酒店也只有两个电视机,这里却能达到三个电视的辐射效果。

 

  许多人的房间被各种各样的储物柜塞得只剩过道,但张先生从没担心过这个问题。他的东西绝对不少,但却隐藏在各种地方,像我上篇文章提到的“机关暗藏设计型酒店”一样,墙里、天花板中、床间、洗衣机后面的浴缸上方的吊板,……一般人拿空间不当空间,建筑师眼中却处处皆可变。除了空间,张先生非常注重屋内光影效果,客厅大窗的帘子通过遮掩与错落最大程度地吸收阳光,而且可以变身为一个幕墙,坐在客厅看宽屏电影。他这间房间,说是四居室——卧室、视听室、餐厅、书房都不为过。

 

小空间大智慧·建筑师的32平米四居室

《Hotel As Home》签个名送给我吧

 

  张先生的私人房间明年要参加一个评比,所以现在照片不方便放出来,按照他的话:“希望以后每个人打造自己家前都会想先看看我的家。”其实从:能用——设计感——艺术风格——个人审美,设计装修这一过程的发展就是整个社会需求转变的路线。张志强先生这样的“mini豪宅”也许在将来也会成为趋势。空间的复合利用与极限设计会让许多小户型业主很感兴趣。小空间需要大智慧,才能在一米阳光之下也闲庭信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