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设计型酒店蔡明博洛尼 |
分类: 先锋·设计 |
印象最深的是欧洲一家。在这家酒店居住就如夺宝奇兵,处处机关暗藏。走进房间打开灯,一点明暗变化也没有。别纳闷,仔细看灯泡会发现它像个气球一样不断膨胀,直到最大时——不是爆炸,而是终于亮了。一眼望去房间异常宽敞,因为根本看不见一个柜子。想要放东西需要在墙上暗格、天花板夹层这种地方搜索出抽屉来。住之前据说这家酒店极其重视环保,我晚上起来开灯,等了半晌死活不亮,出门想看看情况,发现隔壁一个老太太也出来了,原来她的灯也不亮。我们不禁感慨:这酒店真是环保至极啊,睡觉时间都不开灯的——后来才知道,原来那晚全镇停电。
而在荷兰时住过一家酒店,厕所男女公用。因为这是家同性恋酒店,以此彰显性别在此地属于被忽略的问题。酒店来往人员衣着干净精致,温文尔雅,彼此非常友善,对同性恋者当然是很轻松的环境,来此地的异性恋者也不会有尴尬。大堂不算宽敞,充斥着前卫的当代艺术、行为艺术和大麻味道。
我对美国酒店的感觉不是很好,但Las Vegas的Wynn Hotel还是相当不错。Wynn内部的人工湖Lake of Dreams(迷幻水舞)有水井,瀑布,小山。每晚八点到凌晨一点,湖面做屏幕,间歇性有投影播放,内容都是各类艺术作品,一次一换。我当时守株待兔稻草人一样坚持了一个半小时,就为了看不同的艺术作品出现。
另外两家欧洲酒店是色彩与形式的新奇。“The Brick”是家有12个房间的酒店,房间颜色诡异得让人多看几眼就会头晕:挑逗的黑色+粉色,而且异常明亮。按我的看法,走得是“邪恶女郎路线”;“Strike”则是个封闭兵营,墙壁热水泥加钢板铸就,结实得让你相信一辆坦克也压不塌房间。
看了这么多酒店,老蔡自然不能光看不练。我在GBD北花园艺术区要盖三个酒店:设计型的、艺术的,还有供北飘居住的青年公社。先前的这些经验都会借鉴过来,而且要融合中国元素,造出最新奇的东西。比如有一个房间,盖好后我很感兴趣有没有人敢住。这是与一个专门从事计划生育题材的艺术家合作所建,墙壁上都是“一人超生,全村结扎”这种煽动口号;床是手术床,躺在上边你就可以幻想出自己被解剖的场景。
老蔡自认对设计酒店也算个不大不小的行家,但今天在办公室真正碰到了对手:香港建筑师张志强先生,每年120天在酒店渡过。将七年来看过的最新奇最个性的37家酒店“住感”整理成篇,由清华大学出版了一本《Hotel As Home》(中文译名:《酒店.家的感觉》)。他到我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展示大作,以大行家的身份给了我这个小行家一个下马威。(未完待续)
张智强做客老蔡办公室,酒店、建筑大行家就要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