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梦里关山 (纪实,传奇) |
张作霖遇刺,人称皇姑屯事件,是关东军为了控制东北制造的炸弹爆炸事件,利用对张乘坐火车的爆破,置张于死地。
按照我祖父的描述,张作霖的遇刺是一个早上。他当时住在一个木场子,因为木材生意是大宗货物,沈阳的木场子为了装卸方便都设在靠近火车站的地方。那天我祖父早起,正低头要洗脸,忽然大地一震,脸盆咚的一声落到了地上,把他吓了一跳,接着就是爆炸声。
我
祖父和院子里的人就出来看,远远看到铁道尽头处有一道黑烟(方向不明)。接着就看到从车站里跑出一大队兵来,沿铁道向黑烟的方向奔去。从这样场面看,张作
霖遇难的地方,应该是已经到了离车站很近的地方,否则车站里的人应该是乘车前往出事地点,而不是跑步前往了。我祖父他们当时都是站在木垛子上看,只见有几
个军官也跟着跑,奇怪的是他们都是军衣松松垮垮的,手里提着应该扎在腰间的皮带,不知道是为什么。
或许是冬天衣服太多,扎了武装带不能跑快?
他们当时以为是军火列车爆炸。第二天就传大帅遇刺,老百姓都认为是日本人干的,没人相信国民党有那个本事。但是都传说没炸着,大帅回府了。
然而市面儿上空气明显紧张起来,我祖父所在的木场子恰好在皇姑屯和车站之间,皇姑屯方向就有日本兵,大家都很惶惑。
大概就是第二天,就有几个日本人来过木场子,穿便衣,登上拌子垛用望远镜四处看。
又过了一天,又来一批中国人,也是便衣,也登上拌子垛用望远镜看,里面有个穿黑色绸面面袍的,戴眼镜,围着很厚的围巾,看样子官衔最高,他指着日本人那个方面说话,其他的人就毕恭毕敬的听。
木场子的人都不敢打搅他们。
那时候东北中国人的心态呢,是恨日本人?还是怕打仗?
都不是。我祖父说当时老百姓最普遍的看法就是三个字:“没法子。”
可不是,一会儿俄国兵,一会儿东洋兵,一会儿闹胡子,无论怎么打,老百姓都是没法子。
我
祖父认出其中也有常营长,就悄悄溜到外面等他,告诉他日本人来过。常营长很注意的听,两眼冻的发红,末了咬着牙说:“打他狗嘈的。”那个穿黑衣服的是谁他
没说。文革期间,我祖父向有关部门“交待”这段历史,有人分析这个穿黑色绸面棉袍的人,很可能就是当时东北军关外的实际负责人, 辽宁省代省长 -- 臧式毅。
我祖父不知道那时候东北军的首领张作霖已经死去几天了,只是为了等待张学良回来主持大局,秘不发丧而已。
又
过了一天,我祖父出门倒水,忽然看见路边沟里有些异样,凑近一看,发现沟上盖了一层灰白色的毯子,他年少好奇,过去揭开,吓了一大跳,里面竟然躺着一个
兵,大瞪着眼睛看他!他再细看,才发现路沟里都是东北军的兵,还有的架着枪,头上都顶着毯子,一声不响,和没人一样。因为毯子遮着,两边还有土冈,稍远就
难以发现。
当兵的当时就把他拿了,拖到一个旱桥底下,那里有个当官的。我祖父赶紧报了常营长的名字。那官儿盘问了他一阵,出去了。一会儿回来,申斥我祖父:“犯病的勿吃,犯法的勿作,这里的事和谁也不要说,去吧。”
我祖父就糊里糊涂的道了谢,跑回去了。他也真没敢和别人说起。
事后他才知道当时的局面真是一触即发,刺杀张作霖后,日军随时有可能发难,藏式毅隐瞒张作霖死讯,严加戒备,等待张学良回奉,因为应对有方,日军不明中国方面虚实,终于没敢轻举妄动。否则,九一八事变可能提前爆发!
常
营长后来提升为副团长,九一八事变以后他所在的炮团投日。我祖父听说他后来接到张学良将军的信件,准备起义反正,被日军发觉。常率几名亲信逃到北陵附近的
山里,隐藏数日,最后被日军搜出打死了。他的手章,手枪等曾经被日军拿来展出。老乡们知道了,都很替他悲伤。不过我想这里面可能有些出入,以张学良将军的
地位,大概不会给一个团级军官写信,很可能是日军对常不放心,制造谣言铲除隐患。
1970年我祖父在西山农场劳动,忽然被提到城里。因为“有关部门”要找他核实一些材料,那个时候叫外调。
这次“有关部门”态度很好,让他说一说姓常的这个副团长的情况。我祖父一边犯嘀咕一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结果看来“有关部门”很满意,还告诉他不用急着回农场,可到市里家中休息两天,“有关部门”替他请假。我祖父非常高兴又有些困惑 -- 这常副团长不是死了几十年了吗?
负责调查的那个人当时大概心情很好,就告诉他:没有,你说的那一次是他的卫兵拿了他的枪和手章往外冲,被打死了。这个人则乘乱隐藏起来,后来进关被提升为少将参议,现在,住在香港,活的结实着呢。
其它的,这个人没说。
现在知道,当时好像国共通过香港有一条秘密的联系路线,莫非。。。
我的祖父当时肯定是不知道这些情况的,他回到家里,休息了两天。
奶奶说我爷爷没对她讲过这些,但那次回来他显然很高兴。
我小的时候,记得爷爷不抽烟不喝酒,没什么爱好,高兴了,也就是用个破留声机听京剧唱片。
[奶奶于二零零六年三月十日在北京辞世,享年九十岁,为了纪念老人家,特发此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