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里陋巷

(2006-03-09 21:35:09)
分类: 梦里关山 (纪实,传奇)
胡同,是北京的特色地方,也是老萨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如今出了国,只能在梦里忆忆了。老萨梦里的胡同,是这样的,安静,悠闲,一溜儿的国槐。小时候这样,到今天看,还是这样,一点儿,也没变。


胡同儿里头的人,有的时候也挺忙,不过,他们忙的内容和“现代化”的朋友们不太一样罢了。


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还是不忙,看这位,提溜着月饼,这大概是看丈母娘去,走这个步子,那就叫“闲在”。




拉近了看,您瞧,这就是胡同儿老百姓的生计,都是汉字,您看得懂吗?比如什么叫“羊宝”?


因为闲在,所以容易好奇,胡同儿里头有点儿事,就够十五个人看半拉月的。


门墩儿前边的几个空瓶子,说的是什么叫生活。


水缸,讲的是一段儿没有自来水的日子,或者是自来水象油一样得一滴一滴出来的日子,现在,没用了,可这家的老人肯定舍不得扔,所以。。。



胡同,有胡同儿的规矩,这个,叫坊,这个门里就是一个古代的小区。坊从长安时代就有了,街坊街坊,今天,大概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什么叫坊了。


坊,因为有了门儿,里面的世界就变得有些神秘,象大多的老人。



也有洋式儿的房子,这个就算。


这个呢,当年一见就让我想起来好多演义故事,那些发生在小姐绣楼上的传奇,也许当年就是在这样的房子里演出呢。


胡同里头的警察,也倍儿精神呢,不能因为人家在胡同儿里,就拿萝卜不当菜不是。抓违章拿贼,跟全世界的警察,一样。


胡同儿里头藏龙卧虎,这一户挺普通吧,给您透一个,当年威震法兰克福的杨晨,他姥姥家就在这个院儿里头。



这个,是军阀汤玉麟的旧宅,后来让解放军占了,---可不是,对付军阀,解放军最合适,改名叫八一大院,可是,现在好像又改了什么公司了,哎,变化快啊。得,该注意的,就是一影壁,除了中国,没这玩意儿。


变化还是有啊,这不,当年的上马石,因为北京城禁了马,翻过来改长凳了。



不过,还是没变的多,大磨盘,还是像原来一样扛着墙角。城里能看见磨盘的日子,大概也不会很久了。



还有它,我可记的,当年它是扛旗杆的石猴儿,现在怎么变成这模样儿了?



看这瓜秧子爬蔓儿,大概清朝就这样儿了,今天,我们还是种这个,图个清凉。


还有这天上的风筝


前清就修下了的街门。


晾在门口的衣裳


最不变的,还是胡同里永永远远的槐树枣树。


何止是家里的树,当年上小学的地方儿,树还是依旧,不过,原来可以乱爬的树,现在也尊贵了。冷不丁一抬眼,看见里边还有两个自动电话亭子呢。。。。


还有,胡同儿里的孩子,眼神儿还是和我当年一样好奇呢。


大伙儿看完了?嘿,没啥正经东西,您要是累了,看了直当个休息。。。

[完]

发 这个贴子,是因为要离开大家一段。梦里的陋巷,不但有我的童年,也有我的亲人,一去家国,再回首只怕已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我需要回去一趟,因为家中的老人 家需要我回去。带着这种沉重的心情,我把这些照片发在这里,期待它让我有面对现实的信心。也许,要10天左右的时间,才会回来和大家再见。

上帝和诸神,与我们同在,赐我力量,赐我勇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