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有千金裘换美酒,今有一掷千金吃江鲜。可见江鲜对饕餮客们的诱惑力有多大?不仅引得古人将自己辛苦爬格子或当官赚来的体己钱,用来换食美味的江鲜,还写下“肩耸乍惊雪,鳃红新出水,滗从姜桂椒,未熟香浮鼻,河豚愧有毒,江鲈惭寡味。”和“扬州好,记取好年时,燕笋正香芽笋淡,鲥鱼未出鲚鱼肥,宁道不思归。”这样咏叹江鲜的诗词绝句来!
前两日,阳光灿烂微风佛面,站在捺山脚下的茶园,闻着阵阵茶芽清新,整个人的心思却一个劲儿想往扬州城里钻。不为别的,就为了赶上饭点儿,品尝一下红石餐饮会所新推出的野菜江鲜,也算是对自己忙活一周工作的额外犒劳吧。
位于维扬路百老汇附近的红石餐饮会所,外表看起来有点不显山不露水,从门前走时,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错过,这也缘于女老板的自信,总觉得好酒不怕巷子深,与其把钱花在装修门头这些个浮云上,不如觅得好的食材以口味儿深入人心。
坐电梯上三楼,步入红石餐饮会所大堂。与会所惯常使用的奢华装修风格不同的是,含蓄而讲求品质的褐色调子贯穿了整个餐厅。除了有少量的散座外,宽大私密性强的包厢最得食客们的喜爱,打牌喝茶聊天从从容容的享受美味佳肴,自带的卫生间也避免如厕时撞上熟人时的尴尬。
辣油口水鸡、凉拌嫩茄条、翡翠鸽蛋羹、松香马兰头、鳜鱼野菜圆、河蚌烧菜薹、白汁河豚、豉香蒜茸蒸鮰鱼、瓣香虎头鲨、粉皮蟹粉鮰鱼花胶、香酥黄鱼、红烧江杂鱼、老母鸡汤荠菜圆……一道道江鲜野菜看上去春意盎然,而在餐桌的另一头,坐着一位四十开外的大厨,忐忑的神情仿佛像学生交出答卷,正等待老师的评判!

最先出场打开胃口的是这盅黄绿分明的翡翠鸽蛋羹,半透明状的鸽蛋与荠菜碎的一同出现时,内心委实柔软了许多。
这碟造型别致的松香马兰头,也算是春天才有的时令菜,富含油脂的松子仁烘焙后散发着焦香味与马兰头的清香滋味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然而滴上几滴芝麻香油,就彻底颠覆了,成了最好的混搭,马兰头清而爽口,佐以松子仁,口感更丰富了。
嫩茄原本不算什么稀罕物,可经过烫制腌渍,以柔软的身姿出现我们的面前时,也不免心心相惜,举箸浅尝,嫩茄的鲜爽之气顿时弥漫了整个口腔,令人爱不释口。
河蚌烧菜薹则表现的中规中矩。菜薹采用的是扬州本地出产的“扬州青”,经过寒风雨洗,吸足了日月精华,吃在嘴里依然能品尝出淡淡鲜甜味,然而菜薹有点偏老,尤其整棵尾部已经有筋丝出现。想必吃这道菜还真得赶时令,也就那么短短一两个星期,原本鲜嫩的菜薹就会迅速老去。

江鲜中岂能少了河豚的身影,只是身价不菲的河豚担负着“长江三鲜”的美誉,再加上“拼死吃河豚”,使得食客们在享用河豚时,多了些大义凌然的劲儿。在红石会所,大可不必担心,烹饪河豚的大厨路师傅来自靖江,从艺20年多年,曾经在上海、常州、苏州等地跑码头,白汁河豚也算是他的看家菜。大厨是个细心人,河豚身体两侧的芒刺被细心剔除,因而入口的河豚皮香糯润滑!

与白汁河豚相比,红烧虎头鲨的造型看上去则要威武许多,尤其当虎头鲨那排密密匝匝的锋利牙齿直对着人时,我总想象它活着的样子。虎头鲨生来娇气,水质稍微差点,就有可能OVER。在扬州四五十岁以上人眼里,夏天到河里游水嬉戏时,经常能捞到虎头鲨,这种春天发情时有些凶猛的鱼儿,一旦上了餐桌可是美味佳肴,红烧或川菜豆瓣的做法都可圈可点。
或许第一次吃鮰鱼时,过于留下美好印象,以至于每次看到“鮰鱼”二字,总能唤醒味蕾的记忆。在鮰鱼皮肥润厚厚的胶质下隐藏着柔软鲜美的鱼肉,粘香的汤汁香气四溢,与白米饭一同出场时,原本民间寻常人家的朴素米饭立刻有登堂入室的感觉!与别家白汁做法不同的是,红石会所的豉香蒜茸蒸鮰鱼显然借鉴了粤菜的做法,浓郁的蒸鱼豉油,外加蒜茸强烈的味道,夺人嗅觉的同时,是为了突出食材自身的鲜美,这道江鲜菜算是我的大爱,忍不住多吃两块。
扬州周边乡村盛产活鸡,因而一年四季,在以淮扬菜为主打的餐馆里少不了老母鸡汤的身影,只是到了烟花三月,老母鸡汤里多了十几粒浑圆软糯的荠菜圆子。糯米、茶米等几种米水磨磨成粉之后,粘度降低的同时,反而激发食客对里面的荠菜五花肉茸馅料有了更深一步的探索。

扬州人对江杂鱼并不陌生。渔民将打捞上来的江鱼,大的挑走,小的不成气候的各种小鱼则被当杂鱼卖,价廉物美成了扬州平常人家的心头之好。江杂鱼用来红烧或者与咸菜烧烧,当佐酒小菜,辅佐白粥,鲜香的滋味都令人回味。如今到了江鲜季,江杂鱼成了一些餐馆必备之佳品,一般餐馆就是大鱼炖小鱼而已,为了突出一个“杂”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江杂鱼里有马季鱼、不知名的鱼,还有田螺、小龙虾,鱼鳔,鲜香中带着微甜,尤其田螺,入味三分,轻轻用嘴一吸,整个螺肉轻松出壳。
俗话说:清明的田螺赛肥鹅。田螺即将大规模上市就意味着春天进入尾声。一时一食,因时而食,是好吃之人的哲学。时令不等人,好这一口的人,简直是拿与时间赛跑的态度对待丰腴肥美的江鲜,也只有这样,扬州的春天才有你更多值得留恋的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