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倘若有一帮朋友恰好想在饭点儿聚餐,我劝您还是别去京华城的川之味,因为无论是中午或是晚上,这家开张刚一年的川菜馆基本上客满,倘若早点去还成。

昨天特地选择一般客少的周二中午去川之味吃饭,还好提前12点整到,果然也就半个小时的功夫,餐厅里十多张桌子就坐满了。与一般的川菜馆比,川之味四百多平米的环境少了大红大金灿烂的色彩,更多的是用幽雅暗沉的咖啡色妆点,每个餐桌之间的距离疏朗有致,少了川菜餐馆中那股子人声鼎沸喧哗浮躁的气息。不过,一进门还是能闻到川菜馆一股子熟悉的麻辣味,顿时食欲从心底升起!

牛蛙传奇、羊棒骨、麻婆豆腐、咸鱼茄子煲、酸菜鱼、粉蒸肉等等这些流行川菜,统统都能在这里找到踪迹。单看点菜单就知道,要想在33道凉菜、66道麻辣风暴菜肴、5道蒸菜、5道原味盅菜、7道汤菜和12道主食中选出最爱吃的,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原本想请其他两位新网友点餐,结果她俩看到菜单,发现菜品如此之多估计都晕了,吃什么只好由随我们做主了。

粉蒸肉、奇味猪手、四川回锅肉、知味兔腿、牛蛙传奇、、肉末榄菜炒豆角、椒麻鸡和红豆元宵汤,虽说试吃的五个人当中,以女士居多,但从这些菜式来看,还是以肉类居多,也就是说女人减肥往往挂在口头上,一旦遇到好吃的,减肥的念头早就丢到爪哇国。
在等菜上桌的当口,半天也没有服务员来招呼我们,就如同刚进门一样,没有服务员领位,我们只好自己找座位,再招呼服务员端茶倒水。或许为了节约人工的缘故,20多张桌子只有5个服务员在提供服务。不过,与服务很怠慢相比,川之味上菜的速度还是蛮快的。

最先上来的竟然是红豆元宵汤和椒麻鸡。22块钱一份的红豆元宵汤里浅浅的浮着六粒实心小元宵,再就是稀稀拉拉的一些煮烂的红豆,远比不上街头巷尾那些挑担卖的红豆元宵汤来得黏稠料足。而椒麻鸡,鸡肉够烂,或许为了照顾扬州人的饮食习惯,散发着花椒粉味道,却没有那么麻辣带劲。

回锅肉是品鉴川菜馆里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它与鱼香肉丝一道,是鉴于川菜馆的试金石。这家馆子的回锅肉味道很四川,五花肉肥瘦相间,爆炒之后微微带卷形成灯盏状,青蒜青椒相互映衬,味道鲜辣而浓烈,很适合下饭当下酒菜。
红彤彤的奇味猪手上桌惹的几个女孩大声欢呼,都是猪蹄中的胶原蛋白作祟,据说可以美容,使得姑娘们一见到此菜绝不放过。这家餐馆的猪蹄确实值得一试,猪蹄辣而烂,要在嘴里很有嚼劲。倘若不怕辣绝对值得一试。
在点菜时,试吃的朋友在牛蛙传奇和小米椒爱上牛蛙之间摇摆不定,还是大堂经理给出建议,说点菜时,点牛蛙传奇的比较多。果然这道菜上桌,红油像一汪池水一样,几块牛蛙浸泡其中,有些搞不懂,牛蛙传奇这道菜名的来历,原本想咨询,但看到服务员已经忙得脚底生烟也就作罢。牛蛙的味道尚可,不过58块钱一份的价格也够贵的。

肉末榄菜炒豆角是最早上的菜品之一,可是大厨似乎总在豆角上做文章,肉末和榄菜非常稀少,榄菜味半点都没有。
粉蒸肉作为一道大菜,在过去经常出现在老百姓大年三十的餐桌上,如今想吃虽比过去容易多了,但不是每家川菜馆都会拿它当个事儿,因为这道菜从米粉炒作研磨到蒸熟非常的耗时费事。麻辣鲜香的川味粉蒸肉上桌了,可是几个人在尝过几片后就停箸。不是因为不好吃,而是太过肥腻,这道菜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可是倍受人们欢迎,那里容得你夹上第二筷子,早早的就盘子放空了。
最精彩的,莫过于最后这道知味兔腿。原先几位试吃美女扭捏都说不吃兔子,可是兔腿上桌看,焦香四溢惹得几位眼巴巴着看嘴,于是又点了一份。兔腿经过事先腌制入味再用油炸,肉干十足,再带点油炸的焦香味很是好吃。也为这次试吃划上完美的句号。
粗略的算了一下,在川之味人均花费50到60元左右就可以吃的很好。这家店虽然有点远,但装修风格以及菜品质量和价格非常适合朋友之间的宴请,正是这种准确的定位,使得这家馆子生意很是红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