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扬州生活了近五年,但大个儿的狮子头只在餐厅或朋友家里吃过,自己动手做的都是北方的肉丸子,配菜搭汤也算拿得出手,但总缺少狮子头的细腻柔软。然而一日去盛宴吃维扬菜,白嫩嫩的清汤狮子头很是惹爱,几位扬州当地的朋友也说这家的狮子头味道很地道,肉茸细腻,白滑入口不腻不肥,恰到好处。后又有一天,去亲戚家,恰好遇见老人家正在灶台前炸狮子头,看到她肉茸在她手中弹来打去,不一会儿的功夫就上上劲儿,圆溜溜的下了锅,小火慢炸,之后再将所有炸好的狮子头放在锅内,用水焖煮2个小时,女儿居然一口气吃了两个狮子头,回家嚷嚷说奶奶家的狮子头真好吃!
两年前,曾经看央视美食栏目,说人民大会堂的狮子头也就是把肉茸里放葱姜酒白糖弄圆了,之后凉水下砂锅内烧开炖煮大约10分钟,放青菜就起锅了。据说这道菜是周恩来总理的最爱。不记得当年是否在人民大会堂吃过这道菜,但一直以为这才是狮子头的正宗做法,最近在瞧过亲戚和扬州一家饭馆大厨做的狮子头之后,方才觉得误入歧途。

想想狮子头做起来也不难。七分瘦肉三分肥肉,如此比例必是好吃之人凭借多年经验研究出来的。而这个好吃之人据说是著名画家张大千,狮子头好吃的秘诀在于摒弃绞肉机,最好是用手工剁肉,细切粗斩,大小要如米粒,不能剁太细,让肉质间保持缝隙,才能含汁,这样的肉剁出来口感好。先放适量的料酒、白糖、胡椒粉和老抽酱油、食盐之后搅拌,再将葱姜水分三次,每次少量加入到肉茸中,按顺时针方向搅拌上劲儿。之后下油锅小火慢炸成金黄色。再另取一锅,最好是砂锅将炸好的狮子头放在锅内,加凉水焖煮。先是小火煮一个小时,停火焖上一刻钟,之后再开火小火焖住一个小时。曾经在大馆子看到大厨在焖煮狮子头时,特地用白菜叶盖在狮子头上,实在不爱白菜的味道,所以这一做法自然不想使用。

今天特地买手工剁肉准备做蟹黄狮子头,拆了6个螃蟹,后来实在是舍不得蟹黄都用在狮子头里,随即将拆出来的蟹黄和咸鸭蛋黄用橄榄油炒再小火熬制,味道还真不错。尤其配米饭,金灿灿的散发着蟹黄和鸭蛋黄的醇厚香气,很下饭。后查阅,这做法仿照苏州得月楼的秃黄油。就是用纯蟹粉和肥猪油膘用葱姜爆香后炒制的。咱虽然没有完全依葫芦画瓢,但鸭蛋黄的酥香也能与蟹黄搭配。
美食无章法,做饭最大的乐趣在于尝试和创新。不过已经有人批评我,太奢侈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