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在江湖漂

(2006-03-04 09:19:16)

上周,北京没来别的光来人了。德意志银行和Piper Jaffray在北京开了会,美国老牌投行瑞德集团(Lazard,大概觉得翻译成“拉撒德”容易引起误会,因此改称瑞德)的代表处则在北京开了业。瑞士银行的全球房地产投资负责人在北京看了一个又一个的房地产项目,与此同时美国风险投资大牌Kleiner Perkins的合伙人则在北京见了一个又一个的网络和新媒体新贵

 

江湖盛事多。联想到前不久Sequoia在中国投下了第一个项目,KKR在香港设立了办公室,想起一句话:钱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

 

工作原因我见了其中的大多数机构,留下几个简单的印象。

 

n        对需要融资和出售的中国企业来说,现在是流金岁月,因为的确到处都在流金,想投中国的钱多得令人发指。

 

n        对需要投资和收购的公司来说,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因为流金岁月里往往大家不仅会虚头巴脑还会虚热。

 

n        不能轻易对公司价值表态,因为只要有人在流金岁月中不够冷静就会导致市场上出现李宁一切皆有可能甚至农夫山泉有点悬。反正有现成收入模式和现金流支撑的公司总是会让我自己更踏实。

 

n        理论上潜在投资人名单可以进一步扩大,因为你几乎可以假设所有还没有进入中国的海外大牌投资机构都在盯着中国;特别是如果他们自己海外的竞争对手进来了他们就会更加如坐针毡。但是实际上摸门试水探路都是需要时间的(名声越大、方法论越强的机构越是这样),因此如果时间对企业重要,还是最好不要上来就对他们期望过高。喝杯茶聊聊挺好。

 

n        判断一个海外大牌公司在中国能够多快成事,最直接的判断就是它为中国市场雇了些什么样的人,特别是什么样的中国大陆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