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胡想随子弹飞

(2010-12-31 06:39:28)
标签:

让子弹飞

姜文

情感

两性

贺岁电影

影评

随笔

分类: 随笔杂文

让胡想随子弹飞

 

毫无疑问,观看《让子弹飞》的人可分为两类,一类叫男人,一类叫女人。而且,通常情况下,从电影院出来,男人心领神会,女人一头雾水。当然,也有个别冰雪聪明的女人,了解政治,通晓历史,熟悉男人,能看出影片里的诸多门道。但这样的女人毕竟相对要少些。

跟《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和《太阳照常升起》(简称《照日》)一样,《让子弹飞》一如既往地很“姜文”。表面上在讲故事,暗地里揭示人性,甚至是政治。所以,这部片子居然没像《鬼子来了》一样被毙掉,实在是出人意料。莫非有关部门已经变得开明了?还是他们只看见子弹在飞,没看明白最后打在了何处?

这个话题有点儿大,不要过多去说它,以免招惹不必要的是非。还是说说这部电影,为什么男人看了会心领神会,女人看了却会一头雾水吧。

首先,影片里暗线太多。一句台词,一个场景,甚至一件道具,都可能暗含玄机,或者交代了一个时代背景,或者暗示一个人物的来路。假如观众对民国初期那段历史所知甚少,这些颇费了许多心思的东西,你也就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对影片的理解也就大打折扣了。通常情况下,男人更喜欢涉猎这些跟日常生活毫无直接关系东西,女人却大多对此索然无味,有那个时间上网翻看陈年旧事,还不如网上购物、偷菜,或看看如何丰胸,怎样保养脚丫子呢。也正因如此,男人看了这部片子才会心领神会,女人看了才会一头雾水。

 

让胡想随子弹飞

 

其次,影片里隐喻也不少,借古讽今之处可谓比比皆是。但姜文这次玩得高,不温不火,拿捏有度,只贴着红线下面一路划下去,就是不肯突破它,搞得有关部门想枪毙都没法子。如果你觉得这种玩法很疯癫,那恰恰是因为你看不穿。而男人对国事、天下事的天性敏感,使他们能够一一看出其中的奥妙,心照不宣地会心一笑,女人出于对家事的上心,对国事、天下事的天性迟钝,使得她们往往对身边男性观众的笑声感到莫名其妙。

第三,影片里还多有类似江湖黑话的对白。无论是作为黑恶势力代表的黄四爷,还是作为行侠仗义的草莽英雄张麻子,抑或贪财好色投机钻营的假师爷,嘴里都时常会冒出些看似云山雾罩,却暗藏各自一些生存哲学的话。这些话如不细细品味,也会听得一头雾水;没有一些闯荡社会的经历,没有一定的人生历练,想必也很难听得完全明白,甚至鸡听鸭讲。

第四,影片里插科打诨,情色而搞笑的对白,都是完全男性化的内容,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也仅限于男性圈子内使用。尤其那些字面上干干净净,不带一个粗字,可内容却甚是粗俗的荤话,只有成年男人才听得懂,并深解其中味,女人绝对是听不懂的。除非那女人终日混迹男人堆里,是个难得的男人通。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黄四爷手下冒充“麻匪”强暴民女后,张麻子拷问手下兄弟,几兄弟为自己辩解时说的那些话。男人听了会笑喷,可女人就未必会了。

 

让胡想随子弹飞

 

还有,影片里一些对白,大量使用北方地区旧时方言俚语,有些话,现在就连北方人都很少用,却被编剧、导演再次翻腾出来用上了。还原了年代味儿,却多少成了部分人的理解障碍。这其中也包括为数很多的女人。比如,还是欺凌民女那段,众歹人冷不防撕掉肚兜,围观大白咪咪时,其中一人竟说:“还没好透。”许多观众觉得这话无厘头。其实那只是句方言,是评价女子身体尚未彻底成熟而已,跟“桃子还没熟透”是一个意思。看似无厘头,实则揭露了恣意践踏妇女,不把女性当人看待的恶行。

博主说一部电影能让男人心领神会,却让女人一头雾水,并非搞大男子主义和性别歧视,蓄意贬低广大女性同胞的智商。古人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男人懂的东西,女人不懂这很正常,反之亦然。比如,你要男人把怎样生孩子说得头头是道,这就不太可能,除非碰巧那厮是妇产科医生。但女人却应该能说得清楚。

台湾以这种方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注】本文及本博所有文字,除特殊说明外均系博主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用于商业用途请留言E-Mail或QQ(965442201)告知本人。多谢!

2010-12-30

江苏·连云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