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人都存在被曝隐私的风险

(2010-03-04 00:04:52)
标签:

情感

两性

婚姻

爱情

伦理

局长香艳日记

随笔

分类: 随笔杂文

每个人都存在被曝隐私的风险

 

一直没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上初中时,语文老师曾建议写日记,试着写过几篇,感觉索然无味,也觉得毫无必要,就没有再坚持下去。后来上了高中,高中的语文老师没要求大家写日记,但要求写随笔,就是每人准备个日记本,随便写什么都行,每周写一到两篇,然后他老人家定期收上去看,适当地给些点评。那时,仍没有注意到写日记会有风险。后来有次闲来无事,在日记本插图页的空白背面随手画了幅女孩的侧面肖像,碰巧被同桌看见了,那小子一眼就看出了名堂:“咦,我知道你画的是谁!”我这才意识到,即使是画在日记本里的东西,都会暴露自己的心迹,何况是写东西了。从此以后,就更没有了写日记的想法,直到今天。

从中学到大学,曾经历几次别人的日记被曝光的事件。一些内容成为同学间的笑谈,也有些内容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那时候的人们,还没有“隐私权”的意识。别人的隐私记录,不但可以偷看,还可以用来大肆谈论。从那时候,我就更加认识到,写日记其实是个很不好的习惯,毕竟这东西,多数人写它的目的,都是为了给自己看的,除了记录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个人的思想感情,对人对事的真实看法,都容易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出现在字里行间,一旦不想被人看到的东西被人看了,后果当然不堪设想。尽管每个人都有与自己心灵对话的渴望——不管这个心灵是什么样子的,并习惯通过写日记这种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我却认为,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则更为重要。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有天呆在单身宿舍,忽然嗅到一股焦糊的味道传进房间。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肯定哪个房间失火了,于是立即冲了出去。顺着味道找到水房,才发现原来是个兄弟在学林黛玉焚稿呢。他跟我关系很不错,见我来,也就毫不掩饰地解释说:“都是些大学时代的日记,现在又谈恋爱了,不便保存了。”为什么“又谈恋爱,就不便保存”了,我们俩都心知肚明,而又心照不宣。其中有本日记,里面全是他写的诗歌,他不忍销毁,就保留了下来。后来得知,单单就是这本诗集,照样惹得后任女友跟他大闹一番。原因是,里面有很多爱情诗。她的女友很聪明地认为,这些爱情诗,当初毫无疑问是写给某个女孩的。这引起了她的醋浪大翻。这件事又给了我一次小小的教训。

2005年底开通博客,我把它当成了一个自娱自乐的文学领地。先是将从前的一些诗歌、散文和小说整理一下,然后贴了上去。后来闲暇时光多了,也开始创作些小说、杂文和诗歌。多半是些荒诞不经的东西,自己图个乐和,也博得博友们的会心一笑。这个博客对我而言,已经失去了“电子日记”的功能,称为“个人作品主页”倒是更恰当些。博海四处遨游,时常会发现些纯日记体的博客,记录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工作、生活、个人情感和绝对隐私,应有尽有。有时看得津津有味,有时,却忍不住为它的主人暗自捏把汗。尽管多半都属匿名,但一旦被熟悉的人发现,仍能够通过蛛丝马迹对上号。对于工作的记录,如果把握好了,或许还有些益处,说不定将来退休了,也能像前总理那样,出版一部类似《电力日记》的书,赚取些稿费。对于生活琐事和个人隐私的记录,就要十分注意了,毕竟江湖险恶,切莫授人以柄,或给歹人变相提供线索。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活得光明磊落些,不要给自己制造那么多额外的隐私,尤其是不可告人的秘密,省得让自己活得那么累。

至于歹人喜欢写日记,我倒是乐于作壁上观。我想公安和纪检部门也愿意他们有这习惯,将来会省下许多审问的时间。比如文强局长太太的“财务日记”,还有上个月曝光的韩峰局长的“香艳日记”。前者写日记的目的很显然,是为了便于家庭财务管理。后者的目的就有些令人费解了,是为了向自己炫耀,留给自己回味,还是别的什么目的,着实很难说清。估计当事人自己都未必真正清楚。网络上的评论文章,多半是抨击和嘲讽,唯独缺少必要的心理分析。所以,亟需哪个心理学家站出来,给大家讲几句。

男人出于某种原始心理,容易忍不住地炫耀自己的本事,严重者会出现强迫症状。从前的一位哥们就有这毛病,每次跟哪个女性有新故事,之后都耐心细致地向我汇报,害得我总是不得不替他保守秘密。信任我是一个方面,但肯定还有别的因素。

2010央视春晚的确非常“亚克西”注:本文及本博所有文字,除特殊说明外,均系博主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用于商业用途请留言E-Mail或QQ(965442201)告知本人。多谢

2010-3-3

江苏·连云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